在柴静的《看见》中,无能的力量——卢安克
此章看了一半,遂在网上找到了两个视频看了。如下:
视频1. [面对面]志愿者卢安克(2009.12.27)-柴静采访
视频2. 卢安克
此章,让我很触动,我也是一个苍茫红尘中的一个俗人,在匆忙的大都市中来不及思考,我身上还带有在追求所谓的物质,金钱,技能,世俗的欲望。
我应该得把视频中和书中,让我很冲击的对话摘录出来,反复思考。因为在冷冰冰的计算机和物质世界活太久的人,对人文和精神失去了思考。如同久旱逢甘霖。
以下出自视频摘录:
德国人卢安克,十多年待在中国广西农村做义务教育,和当地的留守儿童待在一起,教他们学习,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卢:担心那么多,活的很累是不是?
柴:人们不习惯一个没有目的的人。
卢:这里的人(贫穷的农村地区的人),很多情感是不好发挥的,因为生活不允许。
柴:那你周末去他们家里做什么呢?
卢:去孩子家里,陪他们,陪他们生活,陪他们玩,陪他们经历各种事情。
卢:成年人不在孩子身边,是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因很多孩子在一起会形成一种疯起来的气氛,会变得很野,只有大人会给他们带来文明——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
卢:孩子不听话,说孩子不管用,一会儿就忘了,一句话不可能影响孩子,但一起经历过得事情会影响孩子。
柴:卢写了一部叫“和平剑”的电视剧,让孩子们来演。为什么要用演电视剧的方式?
卢:因为说话是抽象的,不会侵入他们的感受,但是用行为去学习,会更直接。
柴:你让孩子演电视剧这种方式来影响孩子,孩子们能理解吗?
卢:可能头脑想不到,但他们感受中都存在,他们已经接受了,但还没理解,但大了,他们会回忆,他们会理解。
卢:人很难被外界强行改变,真正有效的改变,只有通过内心自愿地改变。
孩子说:我愿意为你做出来不可能的改善。
柴:卢去过广西隘洞镇的另外一所村子,租了一个每个月10块钱的房子,找了一群经济条件很差,从来没有上过学的14~18岁的青少年,他们只会说状语,所以卢安克这个德国人甚至要教他们说普通话,卢安克从让他们尝试改变自身环境的事情做起,比如怎么画地图,怎么修路,但他后来发现,因为年龄太大,这些学生们只能完成任务,但不会自发的创造,因为他们的感觉基础已经很难培养。
卢安克意识到,培养这样的感觉,必须从儿童开始,因为他想教给学生的,不是任务本身,而是一种完成任务需要的才能和力量。
之后到板烈村,教儿童培养感觉能力。他在板烈小学,教孩子们音乐、体育、美术和自然,让学生发现自己,不拘章法,自由地表达。
卢安克让孩子们一起合作画一幅长条画幅,每个人花一点,全班集体画画。
卢:合作难度很大的,现有学生画什么,后面的学生他画的时候可能没有位置,但他可以改变已经画过的东西,之前画过得学生,他要承受别人把他的画的改变了。
柴:合作有什么重要?
孩子:就是要尊重别人的意见。
卢:这个要经历过,才能学会怎样合作,这个当然痛苦,以后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一个是不可能做出来的,需要合作。
柴:他很少教给孩子必须要怎么做,他让孩子独立思考,解放天性。
柴:你不喜欢物质吗?
卢:不是不喜欢,我喜欢自由。
柴:你不喝酒,不赌博,不恋爱,不吃肉,如果你不为这些,那你为什么生活?
卢:有更大的乐趣,比能表达的更大的乐趣。
柴:当然要在这样的贫困山区长久的生活,靠的不是冲动和一时兴起,靠的是理解和长久的承受,是要把自己完全地交给学生。
卢:当一个人有目的的时候,如果学生发现,都不会接受的。如果说,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么,没有用的,没有效果的,那是假的。
柴:他们不会真正接受?
卢:这个很奇怪,我以前也没想过,想影响到别人,反而影响不到,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这是为了影响他们,他们才不接受了。
柴:你曾在博客中写过一句话说,中国的农村的人和城市的人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太着急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卢:来不及打好基础,就要看见成果。
柴:这是一个相当持久的过程,是不是?
卢:是的,因为这是长大的过程,不是那么快达到的效果。
柴:会有人觉得那个太漫长了
卢:小学老师教一批一批,都看不到自己的成果。
柴: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一个有很强的精神力量的人,他需要有一个支撑他的动力,那你这个动力是什么呢?
卢:肯定是我观察到的一些因素,反正我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我觉得我已经做了,如果我现在死去也值得,没什么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