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精力管理?
我觉得应该引用前几天群里分享的关于《一年顶十年》“给时间定价”的书评:
我们要学会“断舍离”、学会拒绝一些杂事琐事和烂人烂事——这些不值得的人事要减少再减少。
学会精华沉淀精进、高效有效成长、搞钱和积累财富。
时间和精力都是我们最大的本钱。都要和我们关注的事件挂钩才能生效。
时间用在哪里,精力也必然用在哪里,而产出也必然出现在专注的事件上。
那么首先要找到值得专注的事件。
其次是如何保持这一份专注。
我想起群里关于《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分享是这样的:
碎片化时代,培养习惯的道路上我们没有能力抵挡各种刺激的诱惑。
如果你谈的是“坚持”"意志力"“梦想”这样“高大上”的词语,那么你可能已经败北了。
这样的词语太过于虚无缥缈了,完全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如果你谈的是“屏蔽刺激”“减少干扰”“整理桌面”之类的具体行为,那么你坚持的概率会逐步提高。
类似的道理我前几天刚刚在《财富自由之路》看到过,李笑来老师的大脑里,已经把“坚持”这个概念删除了!
因为他从来不是靠什么所谓的努力坚持去做事。
他的看法是:若觉得某件事需要努力和坚持才能完成,那这件事大抵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需要努力、需要坚持,说明骨子里不愿意做啊!
而骨子里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不可能做好,也不可能做成的。
所以他提炼出的策略是这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办法为这件事情赋予极其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接下来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有了值得专注的事件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你的精力才有用武之地。
否则都是纸上谈兵,即使你睡眠充足,精力充沛,看到书还是会不自觉地犯困。
反之,如果在做一件热爱并且有正反馈的事情,即使你感到又累又困了,还是会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亢奋。
结论是除非你做事的程度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那么你才需要关注自己的睡眠和饮食以及运动等方面的健康。
上面这些就是关于注意力的本质和如何集中注意力(赋予意义,让一件本来觉得是苦哈哈坚持的事情变成谁不让我做我跟谁急的事情)。
然后为了在策略上帮助你达成对目标的专注,以下是总结的方法:
1.事件-时间分块法(整块时间做大事,碎片时间做小事,暗时间可以一心两用用来冥想或者听书,最后休息时间的放松选择既能身体放松也能心灵放松的)
2.找到专属的专注时间
3.找到专属的专注环境(物理隔离屏蔽诱惑干扰)
4.随时放松一下,不要让大脑长时间处于紧绷的状态
你觉得什么时间最专注:
在放松且安静的环境下的时间最专注。
利用事件~时间分块法梳理你的时间,并把适合相应时间块的事件填充进去:
事件:
1.打游戏1h
2.阅读2h
3.写作1h
4.考证学习1h
5.健身或散步0.5h
6.查看新闻浏览消息0.5h
时间块:
1.早上7.00-8.00 阅读
2.中午12.30-13.00 查看新闻
3.中午13.00-14.00 考证学习
4.下午18.30-19.30 写作
5.下午19.30-20.30 打游戏
6.下午20.30-21.00 健身或散步
7.下午21.00-22.00 阅读
8.下午22.30-23.00 听书睡觉
周末不用工作可以看电影或者出门逛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