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读书笔记之《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01
其实前几天我就被惹怒了、生气了好几天!
但当看到这个书名《为什么我们会生气》时,我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心情也逐渐平和一些了!
于是,我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瑞安·马丁的《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一看这个标题,就知道,这是一本剖析愤怒,这种常见情绪的心理学著作。
02
作者马丁,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拥有超过20年的心理学研究和咨询实践经验。
他也曾作为嘉宾,参加过TED主题演讲,题目正是“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这场演讲在全球互联网上的观看总量,累积超过了300万次。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生气,或者说愤怒,是一种应该否定、杜绝的愤怒情绪。
因为它会导致我们失去判断力和理智,导致冲动行为和灾难性后果。
此前,我也或多或少地读过一些与愤怒情绪相关的书籍,但是我认为它们都着重讨论的是愤怒情绪出现后的管理,对愤怒情绪产生的心理社会根源,并没有触及太多。
而我们手上这本《为什么我们会生气》不厚,大约也就100多页。
但是作者马丁在不长的篇幅内,通过分析愤怒情绪如何诞生及其发生的作用。
然后拿出了一套帮助我们实现情绪管理,把愤怒疏导为积极心理动力的解决方案,堪称一部关于“生气”的迷你百科全书。
马丁在本书前言中说,他之所以决定写这样一本书,是由于他在大学中开设过一门心理学课程——“情绪心理学”。
其目的是用来探讨人类的情绪、思维和行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情绪管理,用来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避免消极影响,比如决策失误、破坏社交关系等等。
03
在马丁看来,愤怒,和普通人想象中的截然不同,是一种复杂而有趣得多的情绪。
作者马丁说,乱发脾气,任由它损害我们的生活,是不健康的。
但如果对愤怒只加以否定、抑制,也是不健康的。
马丁强调,愤怒是一种情绪上的燃料,如果管理不当,它就是一枚摧毁我们身心健康的炸弹。
但如果善加利用,就会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
也就是,面对愤怒情绪这枚炸弹,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强调的是“拆弹”,把这个炸弹的引信取下来,让它不爆炸,不造成杀伤。
而马丁呢,在讨论拆弹的时候,还在试图教我们——如何把炸弹里的爆炸物质拿出来、放到发动机里变成助推剂,让我们获得足够的动力和能量去改善自我。
相信说到这里,读者们已经对本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04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分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来谈谈愤怒的本质,以及这种情绪会因何而生。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再来看一下愤怒可能对我们造成的负面影响。
最后一部分,我们可以跟随作者马丁的指引,来了解一下如何控制愤怒情绪,以及如何把它变成我们达成目标,自我精进的动力。
在书中,作者马丁对愤怒产生的心理机制和流程做了深入分析并举了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论证。
05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需要详细了解下:未经管理的愤怒情绪和愤怒表达,会对我们和他人,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后果。
①首先,是人际关系受损。
马丁在书中告诉我们,根据统计,大约80%到90%的愤怒冲动行为,是在社交场合中发生的。
所以管理不善的愤怒情绪,直接会伤害我们和其他人的关系。
为了证明这一点,马丁和自己的研究团队联系了一些经常在网上恶意发帖、攻击陌生人的网友,然后对他们的社交状况进行询问。
结果发现,对陌生人充满敌意的人,在现实中对身边的人也往往更不友好。
这些人在接受调查前的一个月里,都至少和身边人发生或1次以上的肢体冲突、口角,也至少经历过1次因为愤怒导致的滥用药物和人际关系破裂。
②其次,频繁而过度的愤怒,会损害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
例如,医生发现,60岁以下的心血管病患者,都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富有竞争精神、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别人、冲动、易怒。
马丁就说了,对自己和外界同时拥有高期望值的后果,就是更频繁地遇到挫败。
而挫败引起的愤怒,会让人长期保持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肌肉紧绷、某些激素超量分泌,从而引发紧张性头疼、冠心病等生理疾病。
这些人为了消除愤怒,又更倾向于滥用药物,以及烟酒上瘾,而这些不良习惯肯定会引发更多的健康问题。
③同时,放任自己长期暴露于愤怒情绪之中,也会引发一般适应性综合症和广泛性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前者的症状,表现为我们和感知到的威胁进行了长时间斗争,变得身心疲惫、失去了食欲,免疫系统严重减弱,头疼、失眠、食欲下降、体重飙升,同时也失去了生活动力。
而广泛性焦虑症呢,则表现为过度的担心,从工作失误到自己的安全意外,感觉自己彻底失去了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掌控感。
06
为了让我们能够从愤怒中实现有效的自我修正与成长,作者马丁同样拿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告诉读者:
① 首先,写下几种最令自己生气的情况。
然后问自己,它们是否有某种共性,它们伤害了自己哪些最重视的原则?
自己在遭遇这种情况时,是否存在一种固定的,过激反应倾向。
②再问问自己,这些过激反应的背后,涉及哪些思维误区。
③通过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看看自己的思维误区和过激反应背后,究竟和我们人格中的哪些缺陷相对应?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专业手段,来改善这种缺陷,从而减少未来发生过激愤怒行为的概率。
“重要的不是你有多愤怒,而是你如何管理愤怒,以及可以用愤怒去做什么。”作者如是说!
这句话非常富有哲理意味,能让我们仔细读读并回顾我们所经历过的愤怒、从中汲取教训。
文末,我希望大家都少一些愤怒、少一些生气,毕竟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