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摘 要:蔡元培在游学期间,其作品和思想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蔡元培的一生被贴上中国现代教育家先驱的标签,这与他在其文学作品中所提出的教育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他的作品中则尤为突出地呈现了适应于时代发展、适应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进教育理念。我
关键词: 教育思想 蔡元培 中国教育现代化
On Cai Yuanpei 's literatur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
LiChen-chen
( 2016 Year Stud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t.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Abstract:Ji You literature is a special genre of literature, so far there has not been a scholar expert to make a clear definition of it. Cai Yuanpei's travel literature is Cai Yuanpei's travel period and during the study the effect of literary works and ideology in general, his works and Thoughts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s development has a crucial role. Mark was branded on Modern Chinese pioneer educator Cai Yuanpei's life, this and he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education thought has a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and his Ji tour in literary works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presents adapt to era development, adapt to the advanced education ideas of Chines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 the period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social type Ji" and "mountain landscape type" literature. The former emphasizes the value of the thought and the latter presents the aesthetic valu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in the social type of Cai Yuanpei's literature.
Keyword:Ji Cai Yuanpei; literature education;Chines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1907年6月,蔡元培前往德国游学,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他选择潜心攻读人文诸学科,将中西文化进行研究和对比,以找到适应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在此期间,日渐形成了中西兼容的教育思想理念。他认为,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应该有兼容并包的教育态度。回国以后,他建立了以思想自由作为总原则的纲领,着力建构“兼容并包”的新文化理论。此后,他担任了北京大学校长,真正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落实到教育实践中。蔡元培自任职北京大学校长,从未间断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将曾经的京师同文馆改造成了真正现代化北京大学,使得北京大学在20世纪初行走在世界现代化大学之途。“五四”运动后,蔡元培本人成为了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导师,他的教育思想成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里程碑。
蔡元培经历了诸多的游学时代,他学习过旧时的四书五经,出游西方后也接触并研究了现代化的学术。他始终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研究学问应该单纯地潜心于学问本身,而非名誉利禄。而教育是整个国家的事,整个民族的事,提倡教育救国。游历了各地的蔡元培在他的作品里提出了诸多教育思想,从他的“旧学时代”、“游学时代”、“第二游学时代”等作品中均有提及。从蔡元培先生的纪游文学作品出发,可梳理出以下有利于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对象的大众化
(一)性别不是入学的门槛
我国封建时代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小人与女子难养”观念,认为女子没有受教育的必要,故而性别成了古代入学的门槛,学校教育的教育对象中不包括女子。事实上当时政府并没有明令禁止大学男女同校,但女子入学却不被社会认可甚至遭到非议,且当时的女子大学教育十分落后,女子学校的数量极少,教学质量也极为低下。蔡元培极力主张实现“男女平等”,并提出社会应该为女子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权。蔡元培任职北京大学校长之后,明令对外招收女学生,此举打破了数千年来我国女子不享有受教育权的规定。蔡元培认为,女性同胞占有国人数量的一半,我国社会要想改革,对女权的扩张是必然的选择。女子强,则国力也能增强。他强调“女子不学,则无以自立”;“欲令人人受教育,当以女学为最重要”。[1]北京大学是最当时早招收女学生,实现男女共校的大学。此举是推进我国教育对象大众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受教育权将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话题,越早实现女性的解放将越早加快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继北京大学男女学生同校后,全国各地学校也纷纷效仿,开始面向全社会招收女子学生。
(二)社会阶层不是入学的门槛
古代封建社会设有严格的入学门槛,学校有私学、官学之别,社会阶层决定人们的受教育权利。在推行男女同校的同时,蔡元培提出平民教育的观点,所谓平民教育,即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利。 为了实现这个理念,蔡元培对相关制度作出了改革,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重新设定入学考试规则,求学者不论阶层均以统一考试成绩作为入学标准,有才干者入学,无才干者一律止于门外;其二,受教育权利对旁听生同样有效;其三,制定校役夜班制,目的是给在学校工作的的后勤人员受教育权利;其四,允许校外的平民进校学习。单轨制教育不利于教育的大众化,不利于教育的现代化,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于有限的社会阶层只会使时代止于眼下的阶段,要想实现教育的发展就得将教育对象的范围扩展。蔡元培的平民教育思想有利地促进了教育对象的平民化,使得我国教育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蔡元培主要从性别和社会阶层两方面着手对教育对象的入学门槛作出了相关调整,既使得有才干的女子和平民享有受教育权利,又避免了纨绔子弟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有效地利用了我国的教育资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再一次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二、教育目的的单纯化
(一)学生求学目的的单纯化
刚入莱比锡大学求学的蔡元培一直在思考“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此时的中国刚经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蔡元培抱着教育救国的信念在莱比锡大学攻读人文学科,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他发现西方的教育理念与中国封建官僚式的教育目的差距极大,他认为,要想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实现教育目的的单纯化。
留学归来后的蔡元培对北大学子说:“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在教育目的的单纯化方面,他首先指出,学子本人应掌握自我求学的宗旨,即求学只为学习本身,无关功名利禄,潜心修学才能有所成,并指正封建时代教育目的的复杂化已经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这是蔡元培对当时大学腐败现象的犀利披露。[2]根据莱比锡大学档案馆资料,他在1911年回国之前的三年间共修了约40门课,平均每学期6门,所选课程主要涉及哲学、哲学史、心理学、德国文化史、文学、艺术等。[3]蔡元培说:“我看那些德国人所著的美学书,也非常喜欢,因此,我就研究美学,但是美学的理论,人各一说,尚无定论,欲于美学得一彻底的了解,还须从美术史的研究下手,要研究美术史,须从未开化的民族的美术考察起。”[4]也许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求学生涯中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自己毕业时将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无疑是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但对于蔡元培来说,他唯一的烦恼却是无法潜心专研学问。蔡元培从德国首都柏林转学到莱比锡,与其说是因为无法提供中学毕业证书而不能注册入柏林大学,不如说是为了“寻求更安静更理想的学习环境”,因为在柏林的应酬实在太多。从这里也可见作为学生的蔡元培对学问追求的单纯化。
(二)教师从业目的的单纯化
其次,封建时代的教育理念有悖于现代教育的发展,除了求学者本人该掌握自身求学宗旨外,教育者也应掌握其教育的宗旨,做到教育目的的单纯化。教育,只为培养人才,教育者应引导受教育者明确教育目的,规划好教育方向,潜下心来学习,改变封建时代的腐败现象,真正实现教育目的的现代化。蔡元培提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5]蔡元培在教师从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观点,他认为教师是大学的主要力量,教师从业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故此,在这个以纯粹研究学问之所,教师应该以研究学问、教书育人为目的,切不可因本人在学术上的建树而养成骄奢之病,将知识当成可供贩卖的商品。教育者应努力明确自身教学目的,摒弃旧时代的教育陋习,杜绝一切贩卖知识的行为,潜心研究学问、讲授学问,由此才能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蔡元培指出,此时社会道德的日益沦丧源于数千年来封建腐败根基深谷,故而短时间内无法根除这诟病。然而社会是个染缸,腐败之风依然存在,青年学子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而无良师指引方向将会对国家的教育事业产生不可估计的影响,社会将愈来愈腐败,青年将越来越颓靡,而教育也将流于形式。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以身作则并肩负起“引导青年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抵制腐败之风的入袭,坚持走学术专研,教育救国道路”的重任。此外,身为知识分子的学生们也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勤苦耕耘于学术的土地里,不随世俗之风,不吸腐败之气,不入污世之流。大学是求学之所,求学者和教学者能够明确教育目的,使教育远离腐朽,脱离世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三、师生关系的现代化
蔡元培留学期间与导师关系和睦,故而在回国任职北大校长后仍能邀请国际学术界名人来华授课。然而在谈到中国师生关系时,蔡元培却毫不避讳地直言,
北京的学校师生关系并不和睦,北京学生平素在学问研究上并无自主性更别提由此生发的兴趣爱好,学生们只要按照规定时间毕业即可获得毕业文凭。而教员们自己平常也极少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上课之前只粗略做一番讲义,等到第二次上课时又重新按照原来的讲义授课,有甚者直接将讲义分发给修课的学生们,自己按讲义来宣读,即所谓的“照讲义宣科”。这样的课堂自然是枯燥乏味,教师上课没什么兴致,学生们也自然就该瞌睡的瞌睡,该看杂书的看杂书,丝毫不理会学术问题的探究。对待考试,师生之间便出奇地默契:教师分发讲义给学生背诵,教师为避免与学生产生矛盾考试重点告知,故而每次考试都流于形式,而学生们也都毫无压力。这是一种不利于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师生关系,要知道这样的教育到头来培育出的是一群群毫无真才实学的大学毕业生,这将给整个中国的教育事业造成多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蔡元培指出,应该建立现代化的师生关系,即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必顾及学生的家庭背景而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不必因为教师的应付教学而丧失对学术专研的兴趣。师生之间自由探讨、研究学问,以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一)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蔡元培先生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方面,在对待学校管理问题上也颇为用心。留学德国期间他受到莱比锡大学浓厚的学术思想的熏陶,体验了西方优秀大学的教学,感受了相关领域的科研,目睹了德国大学的教授们悉心栽培一批批自主独立能力和个性十足的栋梁之才的过程,他开始思考适应于中国的教学现代化之路。大学“为研究科学之实验场,而且为教授普及专门知识高等科学之黉舍,能使研究教授,融合而为一,为教授者,必为大学问家”[6]。他认为,教师的教学和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回国后,他开始整理留学期间产生的学校教学现代化方面的思想,提出”把提升教师素质作为改革教学制度的主要任务“的观点。
要衡量一所大学现代化水平的标准有很多,除了上文论述的几个方面,教师整体的学术水平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为提升北大整体师资水平,蔡元培首先有意制定相关招聘计划,广纳贤才。对于研究型学者,有真凭实力且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人才,则不管他的年龄、思想倾向、国籍、资格都予以聘任,严格实行“学旨”首要原则。蔡元培制定的教师招聘计划为北京大学集聚了四方人才,促使北京大学的师资队伍流派纷呈。如以鲁迅、刘半农、沈君默、陈独秀、钱玄同、李大钊、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文学类流派。如黄节、刘师培、崔适等政治保守而旧学深沉的学者。政治激进派,推崇改良派、保守派都有。有国家主义代表、马克思主义代表、无政府主义代表、三民主义代表的新派人物。北京大学当时可谓是百各派纷呈。那种氛围、那种局势可与春秋的百家争鸣并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促进教师队伍的优质化方面,蔡元培不仅仅把目光放在国内,他还出访国外邀请国际知名的学者来我国讲学,如教育界的专家罗素、杜威等。蔡元培还把目光伸向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人,尽管因各方面原因没有邀请成功,但此举对中国师资制度的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学校管理的现代化
蔡元培对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学校管理十分认可,在亲历了学术自由的数年游学活动后,对中国大学强硬的制度化管理提出了看法:“什么大学文、理科叫做本科的问题,文、理合办的问题,选科制的问题,甚至小到法科暂省学长的问题,附设中学的问题,都要经那拘文牵义的部员来斟酌。”[5]蔡元培对繁缛的格式化管理表示不满,他认为,教育的现代化体现在人的现代化,管理制度是种硬性规定,是强制实施的,但是学校的管理出发点和落实点都体现在人的身上,因此学校的管理也当呈现人情味。情感的调控作用使得人的行为具有方向性,所以学校管理者应懂得善于运用人的情感调节作用积极地投资感情,用情感打动教职工,用温暖凝聚整个大学的内部力量。比如在学校职工或者教师或是学生遇到困难时,学校的管理者们应该友好地给与帮助,尽己所能去促使困难得到化解,让校园真正成为温馨的家园,让学生们在家园的温暖中得到最好的发展,教职工在温暖中恪尽职守,扛起身上的工作重担,而这些都是强硬的格式化制度无法产生的效果。故而蔡元培提出,要将情感化的管理化成一股无形的暖流,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求学、职工的助学提供最大的促进力。
另外,他还指出,管理形式的温情化不足以使管理系统得到完善,在管理内容上,还需格外注重建设校园文化。蔡元培强调“仁、智、勇”的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孔夫子精神生活的概略,以智、仁、勇为范围,无宗教的迷信而有音乐的陶养,这是完全可以为师法的。”而校园文化的四个层次: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中以精神层面最为重要,具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潜移默化、渗透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围绕教育目标和新课程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为校园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无为而无不为”将不再是幻想。是学校管理网络职责分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五、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紧密联系
蔡元培深受德国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影响,他认为,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他在《旅法中国美术展览会招待会演说词》中说:“有人疑科学家和美术家(早期,蔡元培用“美术”这一概念来指代“艺术”)是不相容的,然而事实上并不如此,因为爱真爱美的性质,是人人都有的。”蔡元培认为,漫漫历史道路上科学与美术
几乎是同时在发展,科学家如果能获得美术领域的帮助,则会促使其增添科研的兴趣。同样的,如果美术家能获得科学领域的帮助,其美术造诣也会越来越深厚。
此外,蔡元培认为,科学研究者如果不加以美术的熏陶,难免会出现无聊萧索的
时候,此时再去做科研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人甚至会知难而退产生
放弃科研的想法,更有甚者会对自己毫无信心,对整个社会毫无爱意,对自己的科研事业失去热忱从而无所建树。故而他提出“艺术教育与科学教兼顾,能产成相互促进的作用。”蔡元培在教育实践中将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放置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蔡元培曾专注于心理学的研究,透过心理学的视角他提出,艺术与科学之间确是紧密相连的关系。他认为文化是意识的产物,教育是一种认识活动,而这样的活动具备有两种能力,分别是概念为出发点的推理力和以直观为出发点的想象力。前者将会演成种种科学;后者则会演成种种文艺”。这里所提出的“意志活动”,“想像力”、“推理力”的概念都来源于心理学,心理学把文艺认为是人的直观的充满想像力的意志活动。这也证明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六、落实高等艺术教育的现代化
蔡元培认为,光拥有艺术教育的理念还无法形成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游学期间他有意地将国外一流艺术大学的办学与国内大学相比较,以寻求适应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在设置国立艺术院的院系专业时,他初次设置了雕塑系,规划了雕塑专业的发展方向,从此该专业也在中国美术教育领域获得了重要地位。蔡元培认为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实现艺术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他诚挚聘请一批资深的艺术家如陈半丁、刘天华、王心葵、朱光潜、沈尹默、汤定之、徐悲鸿、贺履之、陈衡恪(师曾)、胡佩衡、萧友梅、邓以蛰、宗白华、杨仲子等人到北大讲授艺术课程并热心指导北大学生们的艺术活动。蔡元培所聘请艺术家们文化修养深厚,对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颇有一番建树。他们既是学者也是艺术家,也可以称他们为学者型的艺术家。如此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使得北大艺术教育获得高水平地实施。当时学者萧友梅则提出将北大“音乐研究会”为“音乐传习所”,并实施对外开放政策,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最高效率的运用。蔡元培建议使美感教育成为培养健全国民人格的重要方面列入民国教育方针,此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熟知,并在学校教育领域拥有重要地位。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其教育现代化程度可谓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蔡元培并不是第一个为中国教育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却是第一个不懈将艺术教育现代化落实在教育实践上的教育家。从他就任北大校长一职开始,即关注校内艺术教育方方面面,从最基本的技术层面到教师自主去引导学生追寻适合于自我艺术素养发展的方式,去追寻更完美更有价值的生活,去追求漫漫人生之美,蔡元培真正将艺术教育从技术方面落实到了人文方面。就拿冼星海说,一位满腹才华的音乐巨人,一位散发着民族光芒的大家,他就曾旁听于北京大学艺术院系,在蔡元培的“旁听生”政策下享受艺术的熏陶,学习了钢琴和提琴,度过了一段关键而充满人生价值的艺术求学生涯。蔡元培的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培养了一批批伟大的栋梁之才,为中国艺术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力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七、倡导教育者广交良友并不懈思考
蔡元培游历经验十分丰富,除了留学期间的求学经历,他本人还时常结交良友并与之交游。在他的作品“蔡元培自述”中“交游与怀念”一章里共收录了26篇文章,所涉及的人物包括孙中山、陈独秀、鲁迅、丁文江、杜亚泉、徐锡麟等文化名人,内容多为纪念友人并发表感思。蔡元培说“我所最不能忘的,是陈军在芜湖,与同志数人合办一种白话报,他人逐渐的因不耐烦而脱离了,陈君独立支持了几个月。我很佩服他的毅力与责任心”;“陈君在《新青年》上发表过的文,即到今日,仍没有失掉青年模范文的资格”。[13]陈独秀与蔡元培在后来的个人发展道路上均有所建树,时隔整整25年他却依然能清楚记得陈君的事迹并高度评价这位昔日同事,可见蔡元培好友惜友知心。此外,他还在1936年7月发表了“刘海粟二度游欧作品展览会开幕词”,作品中提到“夫艺术无论古今中西,要当观其大通。乃自国势凌夷,凡百衰落,一是学者,醉心欧化。此种观念实在妄自菲薄。”[13]蔡元培高度赞赏西方先进文化,却也时刻保持理性的思考,不论是留学欧洲还是出游交友他始终不忘却民族复兴的大业,在西方先进文化如江潮般狂涌入大陆之际,他却能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保持教育人、民族人的思考,以行动倡导教育者们广结良友并保持思考。
蔡元培的纪游文学创作主要包括留学西方时期和交友出游时期,作为教育大家,其文学作品多反映他的教育思想。究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则主要在他留学期间,而其思想的成熟期则要追溯到他回国后所进行的教育实践。而不论是教育理论的形成还是教育理论的实践,蔡元培先生都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现代化奉献了他的力量,而这些力量在他的纪游文学作品中均有体现。
参考文献:
[1]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J]. 教育. 2010(10)
[2] 蔡元培.孑民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M]1999.
[3] 巴留岑.得意志大学之特色[ J].教育杂志,1910,(11).
[4]《自写年谱》[M],《蔡元培全集》[M]第7卷,第302页。
[5] 莱比锡大学档案,Rep.I/XVI/VIIc72, Bd.2。参见陶英惠《蔡元培年谱》上册[M],页191 208;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M],上册,页343,转引自陈洪捷撰《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第105页。同时参见蔡建国《蔡元培与近代中国》[M]第101 102页。
[6]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主编:《蔡元培全集》[M]第3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版,第668页。
[7]《蔡元培全集》[M]第4卷,第291页。
[8]《蔡元培全集》[M]第6卷,第614页。
[9]《蔡元培全集》[M]第5卷,第278、274页。
[10] 《蔡元培全集》[M]第8卷,第32页
[11]蔡元培日记(上)[M]蔡元培著.王世儒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
[12]蔡元培日记(下)[M]蔡元培著.王世儒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
[13]蔡元培自述[M]蔡元培著.文明国编-北京:人民日报,2011.7
3思想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