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那年,学校只有一个校门,在广东路38号,没有高大的门楼,只是围墙旁边有一大块墙上写着“南京邮电学院“6个大字,而且广东路也不是很宽阔,第一次坐着校车进入学校的时候,真的是有点失望,这就是自己无限向往的大学吗?
经过大门,一条河流经过我们的学校,那就是金川河,大学时候第一张照片就是站在桥上拍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哈哈,是不是很浪漫呢?这张照片还真的有同学这样给我留言哦。
最喜欢的是三月的金川河,杨柳依依,黄色的迎春花垂在两岸,意味着春天来了,同学们三三两两在河边的草地上,或读书,或聊天。读书时候最容易冲动的就是早起背英语单词,我也一样,曾经很多次来到河边拿着手册背单词,但都半途而废了。
河边有个草地,站在桥上可以望见那个八角亭,亭子建立在由太湖石建成的假山上,假山下还有个水池,水池里种有睡莲,有山有水还有花,一年四季,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而我们总是举行大型活动时总喜欢在这里来一张合影,留下这瞬间的美好。
“树是梧桐树 ,城是南京城;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梧桐大道是南京一道美丽的景色线。正当年少,风过林梢,我们一起走过那林荫大道。
周末到了,青春年少的我们少不了走出校园去撒野,经常我们会一个宿舍倾巢出动,这条路是必经路,高大挺拔,恣意生长的梧桐树,总是让我们心生一种诗意、一种沧桑。
金秋十月,学校的广播里总会放出“爱在深秋”这一首歌,阳光映照下,梧桐大道也迎来最美的时节,满地“金黄”。我们一行7人踩着梧桐叶,一路欢笑,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记得一位师兄对我说:“你们宿舍的人很有意思,排成一行走在校道上,总是有一个人会在队伍外,像个领队。”,哈哈,不知道谁是那个领队呢?姐妹们,你们还记得吗?
梧桐树的另一边是我们的无线楼,我是无线通信系的,大学很多的课就是在这里上的。那个大礼堂承载了我们很多个晚自习,想起那机械制图我就搔头抓耳,在那实验室里,我们做了无数次的微波测量,就在毕业前夕,我们也忘不了在这里打一下卡。
下课回宿舍,必然要经过三好亭、三好长廊。初夏,紫藤花在这个时候开得最旺盛了,一串串紫藤花就像一串串已经成熟的晶莹剔透的大葡萄挂满枝头,就像一座紫色的宫殿,那铺满了地的花瓣,就像一条淡紫色的地毯美丽极了!
我们宿舍是有仪式感的,每个舍友的生日都会过生日会,我的生日是在6月份,这时候的长廊绿意盎然,凉风习习,我们总喜欢在这里一起为我庆生。真的太想我的这帮姐妹们了!
眼镜湖就如两颗翡翠镶嵌在长廊两边,早晨,很多同学都喜欢坐在湖边晨读。对于我最难忘的是在南京的第一个冬天,人生中的第一场大雪梦幻般来临了。醒来一看,白茫茫一片,太震撼了。
我与舍友梅最兴奋了,来自广东广西的我们真的是太惊喜了,戴上红帽子,穿上红棉鞋,约上摄影师,校园里撒野去了。
眼镜湖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远处无线楼红色的外墙与梧桐树光秃秃的枝干相互映衬着,三好亭、三红长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洁白的雪花,操场上、草坪上堆满了厚厚的雪,雪面上已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梅立刻躺在雪地上来一个美人斜依照,另一边同学们打起了雪仗。
眼镜湖边、假山上、操场上,都留下了我们的倩影。
这就是我的母校——南邮给我的初印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在已经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已是今非夕比了,而我们作为南邮的一分子,对于母校的那一份情、那一份爱却是永埋心底的。
正是母校对我的教育与影响,让我从一个县级邮电局基层员工成为了县公司一把手、市公司部门经理。也让我在本职工作之余,更加热情自信地踏上写作之路,并成为‘007全民写作大使’,致力于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记录下来,也致力于推广写作,让每一个人都能用‘写作+’赋能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