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京鬼市,最“鬼”的终究还是人

北京鬼市,最“鬼”的终究还是人

作者: 放学堵他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2:12 被阅读0次

本文于2018年12月14日首发网易上流UpFlow
系上流约稿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image

刚刚经历了双十二剁手节,北京某写字楼的月光族小李不免又在办公室里哀嚎抱怨。没想到平常沉默寡言的老贾却凑到小李跟前耳语一番,说要带他到一个好地方,不用怎么花费就能淘到好东西。

image

要是真一不留神捡个漏,虽不指望走上人生巅峰,但是还个花呗信用卡啥的还是有希望的。

老贾神神叨叨地说的这地方其实就是鬼市。虽然北京的顽主们都知道,但没听说过的还是会被这个“鬼”吓着。大多数没见过鬼市的人,对它的了解可能都来源于各种影视作品。

image image

▲网剧《河神》中的鬼市

image

part.1

“鬼”自哪里来?

带着一头困惑,小李赶紧让老贾带自己去长长见识。鬼市一般说的都是北京鬼市,周二晚至每周三凌晨,以潘家园和东五环的大柳树市场最为出名。不过到了以后才发现:这不就是夜市么?跟鬼有什么关系?

image

其实稍作了解就能知道,北京的这个鬼市并不是志怪小说中魑魅魍魉进行交易的场所,说白了就只是一种以售卖估衣古着为主的地摊儿。

但是因为市上假货多,来历不明的东西多,经常有李鬼充李逵的现象。再加上它通常只在夜里出现,天刚蒙蒙亮就如晨风吹雾一般散去,来无踪去无影如鬼魅一般,所以人们又把夜市称为“鬼市”。

image

除此之外,鬼市的由来也有一些更具历史渊源的解释。

相传鬼市最早的发起者是清末的落魄贵族,他们家族的败落只因吸了两口大烟。

image

到最后无产可卖,只能拿出自己的被褥衣衫去换钱。由于毕竟自己有着贵族身份,还是要点脸面,所以就趁着天不亮看不清脸时出市售卖,天刚露鱼肚白就赶紧溜回家中,生怕熟人知道了之后数落自己。

image

▲传奇的鬼市摊主:光绪皇帝的胞弟、末代皇帝溥仪的七叔,清朝坎坷潦倒贝勒爷载涛

紧随这些落魄贵族进入鬼市的卖家就是老北京的“佛爷”,“佛爷”在老北京切口(隐语)里指的是小偷,取自千手千眼佛之意。

image

▲经典盗墓题材影视剧《老九门》中著名的“张大佛爷”张启山,不过在故事中他“佛爷”的名字是来自家中的一尊大佛像

“佛爷”顺来物件后也到鬼市售卖,因此后来在鬼市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不能问物件的来源,因为问了也不能说。可见鬼市虽然没有成文的规矩更没有专人管理,但里面大家默默遵守的规则还真是不少。

part.2

在鬼市,鬼都不知道自己能收到什么

如果说鬼市上有那么多文物贩子和小偷,万一自己真买到了岂不是成了买赃?这难道不是犯法的嘛?很多第一次趟(tāng)鬼市的人应该也会有这样的担心吧。

为此小刘还专门又找了个老摊主问了问,然后被告知现在的鬼市里早就没几个真“佛爷”了,经常看到的也大多是一些装神弄鬼的杂货贩子。

image

现在的鬼市更像是一场自发的集市,你永远不知道今晚上自己能遇到卖什么的。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鬼市变得充满不确定性和神秘感,有时候还真能淘到不少好物件儿。

image

比如老贾最喜欢在鬼市掏书,什么初代初版,限量典藏都能在鬼市里掏到。而且价钱要比其他地界儿便宜许多。在鬼市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能淘到什么稀奇古怪的物件儿,只要你有心,肯扒拉。

image image

喜欢老物件儿的时不时能在鬼市淘到好东西,女孩子们也能在「鬼市」遇上心怡的物件儿。

image

异域风情的挂饰配件,可能比代购还靠谱的包包化妆品,不知道真假的大牌墨镜,在鬼市应有尽有。

image image image

所以想要带妹夜游鬼市的真可以了解一下,这不但是一种挺有情调的约会安排,很多稀罕东西还没多贵。

常来趟鬼市的,没几个不是抱着捡漏这个侥幸心理的。

收藏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地摊儿淘到古玩宝贝一夜暴富。

image

可惜鬼市里面“鬼事”多,滥竽充数的“鬼人”也多,三教九流的手艺人都会到鬼市里讨生活。这种情况下,纵使行家也有砸眼的时候。

老贾原来老家的邻居就是这样的一位手艺人,听他说90年代中期的时候,刚出炉的瓷器,童子尿泡半个星期入土,隔一旬扒拉出来,就敢到鬼市里称祖上传下来的宝贝。

image

▲旧社会下九流有一门手艺叫“做旧”

类似造假的手法屡见不鲜,他还见过一位手艺人亲手贴瓷,把崭新的瓷器敲碎了,补上几块老瓷,真真假假合在一起,甚至让老教授都吃了哑巴亏。

part.3

鬼市小白怎样不被人当傻子

北京的鬼市里行家那么多,人多眼杂。到底怎样才能让初次来鬼市的人显得不是那么外行呢?毕竟到时候像个傻子一样丢人现眼是小,别再把骗子们招来了……

image

首先老北京人到鬼市逛,不能说“去”。去字大有一去不复返之势,那可就不大吉利了。也不能说“上”,更不能说“逛”,这两个字毛病虽然不大,但是缺了一番敬畏之心。

老北京人用“趟”字,多了几分“水深水浅,水急水缓,自己趟着试试”的意思。这些还是得知道一下,别再一不留神触了谁的霉头,被人家报复了自己都还不知道为什么。

image

鬼市没有公用的照明系统,所以趟鬼市的行家打眼都是自备光源。而这光源也分三六九等,据说练摊的卖家会根据买家自备的光源看人给价。所以小白初趟鬼市一定要有配套的行头才行。

最好还别是“狼眼”那种专业级别的手电筒,铝皮手电筒就行,即那种七八十年代户户必备的家用电器。

image

▲提着这种手电筒趟鬼市才是身份的象征

除此之外,在鬼市看到上眼的物件千万别着急着下钱,鬼市里所有东西的售价都是看人给价。

而潜规则是买家拦腰砍价。买家不还价卖家心里还不舒坦。总要揪扯一番双方才能都满意。老一辈儿的行家在鬼市里砍价甚至还有自己的切口。

佛爷:前半晌搂的底儿,您擎好。(刚来的新货,您瞧瞧?)

倒爷:怕不是破瓷儿?(货有瑕疵啊。)

佛爷:撇净儿,有毛丫养的。(完好无损,骗你是小狗。)

倒爷:三山登顶。(三块钱买了。)

佛爷:五岳独尊。(五块钱少一个子儿也不卖。)

倒爷:四通发达,往来是客。(四块钱吧,交个朋友。)

佛爷:青山不改。(得嘞,收着吧,下回您再来。)

【注】:有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被人们戏称为“倒爷”。

image

part.4

鬼魅散去,终究成为人的江湖

在提前做了诸多功课之后,小李终于找了一天晚上跟老贾黑着眼圈儿来到了鬼市。可没想到趟多久便兴趣缺缺:原来老贾口中的稀奇之地,走进一看也就是个A货市场。感觉这跟普通的两元店没什么区别。

要真说差别可能就是鬼市门口缺一个不断循环《我们不一样》《浪漫土耳其》之类土味歌曲的扩音大喇叭。

image

说来也是令人惋惜,曾经风光无限的鬼市现如今含金量直线下降,越来越像一个单纯的夜市。“鬼市”不鬼,你甚至能在鬼市邂逅烤肠和毛鸡蛋。让人不禁感叹:原来“鬼魅”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啊!

image

尽管只要有买卖的地方就难免有人投机倒把,动点儿歪心思沾点儿小便宜。

但曾经常在鬼市趟的行家们可瞧不上那些蝇头小利,格局太低,按他们的话说是太跌份儿。大家来这儿就是看个缘分,东西出得了手就出,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大家的兴趣爱好都差不多,交个朋友也挺好。

image

而现在鬼市里有的手艺人甚至都开始藐视买家们的智商,各种禁忌和规矩没有了,鬼市“鬼魅”的神秘感也就消失殆尽。在这种环境下真正的行家和稀罕物件儿只会越来越少,到最后最“鬼”的又成了那些挖空心思赚小钱的商人。

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传统的鬼市,已经快被粗制滥造的假货淹没了。这实在有些对不起老北京“鬼市”的这个经典文化符号。

image

另外随着城市规划的刚需,一些鬼市予以取缔,鬼市或将成为时代的眼泪。而那时,恐怕喜欢趟鬼市的人也少了一个可以让自己享受“淘”乐趣的地方吧。

相关文章

  • 北京鬼市,最“鬼”的终究还是人

    刚刚经历了双十二剁手节,北京某写字楼的月光族小李不免又在办公室里哀嚎抱怨。没想到平常沉默寡言的老贾却凑到小李跟前耳...

  • 北京鬼市,最“鬼”的终究还是人

    本文于2018年12月14日首发网易上流UpFlow系上流约稿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刚刚经历了双十二剁手节,北京某写...

  • 鬼市

    北京地摊鬼市, 是指一种具有特色的地摊文化。 老北京人说“鬼市”, 一是市有鬼, 假东西、 来路不明的东西、 非法...

  • 北京鬼市

    以下是我爷爷给我讲的故事: 在你还没出生的时候,有一年我去北京出差,同行的还有个老曾,其实他不老,比我小二十岁呢,...

  • 长安鬼事 | 鬼市

    文 | 误语羊 目录 |【长安鬼事】 鬼市,老北京的一类市场。老北京的“鬼市”四城有八个,据说西城老皇城根下的那个...

  • 从100元到100万 你与富翁的距离只差一个“鬼市”?

    近日,有媒体记者对北京“鬼市”进行了探秘,这是一个每周三会出现在东五环大柳树市场的“鬼市”。 所谓“鬼市”,其实是...

  • 鬼门十三针

    鬼门十三针是由《中医·针刺篇》中的鬼封、鬼宫、鬼窟、鬼垒、鬼路、鬼市、鬼堂、鬼枕、鬼心、鬼腿、鬼信、鬼营、鬼藏、鬼...

  • 医鬼

    鬼宫鬼星鬼床临,鬼市鬼路鬼腿勤。 鬼心鬼封鬼窟争,鬼枕鬼臣鬼信问。 鬼垒鬼谷鬼魂生,鬼藏鬼迷鬼堂...

  • 《浅谈“鬼市”》

    (一) 百度有云,“鬼市”,是老北京的一类市场。老北京的“鬼市”四城有八个,据说西城老皇城根下的那个最大。 夜市”...

  • 黑水的姓名梗

    某天,贺玄又去鬼市找花城借钱。 鬼市的众鬼们对这位借钱不还的大爷早已见怪不怪了。不过见他来了,还是忍不住低声议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鬼市,最“鬼”的终究还是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g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