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说:
庄子曰: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
让一个天性喜爱自由的人,去做那蝇营狗苟之事,无疑是要鸟儿钻进樊笼里关着,哪怕能够三餐饱食无忧,却是始终快乐不起来。这样的生活,看着光鲜,实质上对于这类人而言,生不如死。
正所谓: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祈蓄乎樊中。神虽旺,不善也。是以,庄子又说: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注:
《归园田居》,陶渊明所作,这是第一首。大家都学过,也比较容易理解,就不赘言了,尽量讲一些部分人可能没听过的故事。
《庄子·养生主》里有一个典故,说是有一天楚王派使者持重币去聘庄子,想将国政交给他。那会庄子正戴着斗笠、穿着草鞋翘着二郎腿在沼泽湖泊边钓鱼呢。使者找到他说明来意,他怕惊动鱼儿不上钩,头也不动一下。使者恭恭敬敬地揖礼拜谢,又重复了一遍,他才勉强开口问道:“我听说楚国的宗庙里供奉有一个三千年的龟壳,是有这么一回事吗?”使者就回答说:“正如先生所知,确实有那么一回事。”庄子就问了:“那么它是宁愿摇着尾巴在沼泽河湖里过日子呢,还是宁愿被供奉在宗庙里呢?”使者答曰:“当然是宁愿摇着尾巴在沼泽河湖里自由自在过日子啦。”庄子就说了:“是这样呢,是这样呢,所以我也宁愿摇着尾巴在江湖河泽里过日子。”使者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只好满怀感慨地带着礼物回去。
一个人勉强违背本性去做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无论如何是做不长的。与其始乱终弃,不如两忘而化其道,相忘于江湖。
读书那会有人说蓬歌像陶渊明,我还不承认,说我更像李白。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会的我就是这个样子,毫无顾忌,也不接受威胁,更不会为五斗米折腰。不过这些年经历了起起落落之后,褪尽繁华,突然发现,我也是“性本爱丘山”的人。这些年误落尘网中,苦苦挣扎,四海漂泊寻找归路,以至于像无根的浮萍,始终无法也不能自主安定在一处。
偶尔会有同学跟我说,真羡慕我的生活,可以到处走,自由自在。其实,我也很羡慕你们呢,可以安安稳稳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