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的爱好,是从长辈口中的故事里开始的。小时候村里还没通电,忙完一天的农活之后,母亲常在昏黄的油灯下给我们几个小孩讲些民间故事。那些略显单调却快乐的日子,因为故事的浸润而显得丰满。
父母都粗通文墨,只因历史的原因,没能圆了他们求学的梦。虽为一介农民,他们却常买些书来看,有诸如《月唐演义》之类的小说,还有《山海经》之类的杂志,更少不了象《烧饼歌》这种民间流传甚广的秘藉,乃至于《少林风摩棍》之类的“武功秘笈”等等,无所不包。所以,当我上了小学,懂得几个字之后,便囫囵吞枣般捧起这些“巨著”如饥似渴地读起来,颇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我读书的年代不象现在的孩子那么多作业,也没有什么课外辅导班之类的东西。农村的孩子放学后,大都是帮大人干农活,其余时间就是呼朋引伴的在村里到处打闹,做各种游戏,自制名目繁多的玩具自娱自乐,倒也快乐无比。我除了也和伙伴们打闹外,还有另外一个爱好,就是把能借到的同学家里的小说都借来读。在此期间,读了《水浒传》这本名著,还有《水浒后传小八义》、《花木兰扫北》、《罗通扫北》等演义小说。
上中学的时候,我对课外书的兴趣与日俱增,以致于常在课堂上偷看,还在初中的物理课上被老师收缴了从同桌手上借来的一本《神雕侠侣》,当时对这事一直耿耿于怀。高中时,边在课堂上偷看课外书,边做些笔记。在此期间读完了不少中外名著,几乎每个周末都是在书摊里寻觅,《浮生六记》就是偶然在一个书摊上发现的。当时家里几个孩子都在上学,经济特别困难,父亲给我的生活费实在有限,因为买书,我常把生活费都花光了。
由于看多了杂书的缘故,教科书在我的眼里变得索然无味,常痛恨教科书就是新八股,毫无生气。课文课我很少听,作文却是出奇的好,一千字左右的作文,思索几分钟,马上文如泉涌,半小时左右就可完成,想在哪结束就在哪结束。我的作文常被老师在班上拿来作为范文朗读。当时写过一篇作文,说到自己的梦想是当个作家。可惜天不遂人愿,至今我都跟“作家”沾不上一点边。
高中时用随记的方式开始写作,一直坚持到工作后的两三年。近十年的生活记录,大约也写了几十万字。之后结婚生子,每天在柴米油盐中忙忙碌碌,生活的琐碎让写作的欲望日渐减弱。偶尔有点写作的冲动,工作或者家庭的烦心事又来扰乱心怀,终于是没有再写下什么。有时在QQ上记录一些生活点滴,却没有多少文字的记录。
前段日子因一篇文章而接触007不写就出局,沉睡多年的梦再一次涌上心头。久不写作,自知文思大减。钱钟书说过,我们往往把自己的写作冲动当作自己的写作才能。但在007,你不需要有专业的写作水平,只需要你的坚持!那么,又何妨再拾旧梦呢?加油吧,007——124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