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80/1000 你还在使用“简历版”的自我介绍吗?

80/1000 你还在使用“简历版”的自我介绍吗?

作者: 米力RIA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13:22 被阅读57次

    你是谁!

    在这个自媒体爆发的年代,人际交往已经不仅仅限于聚个会,面对面侃大山。微信群、朋友圈、知乎、百家等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主战场。你无论进入一个新的微信群,还是在朋友圈发一个帖子让大家关注你,是你出现在这里的首要目的。
    怎么办呢?当下的你,可能会像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那样:大家好!我叫XX!我是个一名小男生/小女生,希望大家喜欢我!(用脚趾头想想,朋友圈、微信群里有几个会买你的卖萌帐?)还有可能巴拉出自己的个人简历:我叫xx,xx年xx月出生,在xx公司工作,家住xx小区~~~
    以上的两个方法,最终你都无法达到引起关注的目的,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在自己的人际圈里默默无闻,成为冷冷的冰雨中那颗孤独的星辰。
    《故事思维》这本书,教给我们讲话“我是谁”的故事,让你迅速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大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一项由《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在1999年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63%的受访者相信与“大多数人”相处,你“一定要小心再小心”;37%相信“大多数人一有机会就想利用你”。如果你认为这代表了你想影响的对象,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证明你可以被信任。
    如何做到呢?刚才的那个研究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应答者也表示在他们“有交情的人”当中,85%能够“尽力做到公正”。嗯……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让人们了解你是谁,促使他们认为自己与你有“私交”,那么你的信任度必然会提高三倍吗?想象一下我们的口头语:“他人不错,我了解他”或“不是因为我不信任她,我只是不了解她”。
    我们不让人们了解我们是谁,他们怎么会信任我们,并且受到我们的影响呢?要是我们不能把说服他人的企图,与回答我们是谁很好地结合,那就无异于与人们心中的评判标准擦肩而过。我们对理性的大脑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忽略了感性的大脑。感性的大脑对于被忽视非常敏感。感性的大脑更要重视、防患于未然,虽然毫无根据,但是它更能影响人们的结论。

    怎样讲好我是谁的故事?

    在这个拆页中,我们看到了怎样讲好一个”我是谁“的故事,让自己的信任度提高三倍。怎么样讲好一个”我是谁“的故事呢?
    比如你加入了一个500人跑步大群,想做一下自我介绍,那就讲个”我是谁“的故事吧。
    你说“大家好!我是xx,我曾经参加过2次全马,1次半马,每天坚持晨跑锻炼,很高兴加入咱们群”。这是一个讲我是谁的故事吗?不是,这是在说流水账,很难在一个500人的大群里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群里比你牛掰的多的去了,你缺乏讲出自己的特色,无法和群里的大咖产生私交感。
    再或许你说:大家好!我是xx,我曾经徒步去了拉萨~~~对不起,伙计,您进错群啦!虽然徒步拉萨很牛掰,但这是跑步群啊!往往会让群主或者本群的粉丝产生反感,明显是来踢场子的!缺乏针对性的故事,忘记了进入跑步群的目的是什么,也不是一个好的”我是谁“的故事。
    又或者你这样说:大家好!我是xx,我是一名参加过国际马拉松跑步的业余选手,在那次比赛中,我遇到了XX~~(注意,在此我们说的是普通人,对于专业的获得名次的选手,光环自带,无须累述)。这是个好的”我是谁“的故事吗?不一定哦,虽然或许有了独特性,但单一的叙事模式,缺乏对感性大脑的刺激,关注度往往会在不久之后就难产,难以实现持续性的影响力。无法激发感性大脑的故事,也不是好的”我是谁“的故事。

    所以,我们从一个”我是谁“的故事的三要素:私交感、目标感、激发感性大脑,归纳出三个步骤:

    1、讲出我的独特之处;
    2、对比讲述自我经历;
    3、说明我的目标。

    在这三步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一步是对比讲述自我经历。感谢的大脑,最喜欢关注曲折的经历,去看一下大咖们的演讲,将自己的经历的套路,均是一开始讲自己多么惨,然后通过不一样的经历,自己变得多么强大。对比讲述,就是回想自己曾经的状态,生动的表达出来,然后描述当下不一样的状态,这样的对比效果,最容易启动对方的感谢大脑。

    举个栗子

    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三步,我来讲一个”我是谁“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高力。我是一名靠跑步实现减肥40斤的跑步爱好者(独特)。两年前,我是一个200斤的大胖子,在一次看到自己的背影照片之后,完全被刺激到了,下定决心通过跑步减肥。通过两年的努力,我已经成功减肥40斤,并且参加过4次半程马拉松线上比赛。(对比描述)进入我们群,我渴望能向各位跑步前辈请教,提高自己的跑步技能,为挑战全马做准备。(目标)

    我是谁的故事,不仅仅可以用在群里自我介绍,也可以用在推荐自己的朋友给别人认识,也可以用在面试、演讲等其他场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0/1000 你还在使用“简历版”的自我介绍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py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