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赶快过来吃饭,听见没有!”
过了几秒钟,没有回答,紧接着就是更大的呵斥声
“快点来吃饭,不然我要打人了。”
还是没有回应。
于是,客厅里就传来了“啪...啪...啪...."掌肉相击的声音,夹杂着孩子凄厉的痛哭声。
。。。
”欣欣,不要再玩了,都这么晚,赶快上床睡觉了。“
”欣欣,你怎么又跑出去了,还光着脚板,是不是又想挨揍了。”
于是,又是一阵“啪...啪...啪...."和痛哭声传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用暴力来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并且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孩子外婆的一句:”欣欣,快跟爸爸说,不要老是打人嘛,可以好好跟我说嘛”
一席话,似是惊雷在我脑中炸响,我怔在那有5秒钟,过往的一幕幕在脑海中不停地翻转,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在耐心的引导孩子,在他们犯错的时候,又有多久没用温和的语气和他们交流。记忆中回想的都是我在大声的呵斥和打骂,好像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心平气和地在他们犯错的时候细心,耐心的和他们交流了。这一点,外婆都已经发现了,而我却尤不自知。
一个人回到卧室,坐在书桌前,脑海里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写道“不管是言语还是身体暴力,都会像刀子一般刻在孩子的心上,造成无法磨灭的阴影,这些阴影可能会像基因一样,一代代的传递下去。从小在打骂中长大的孩子,进入社会也只能用脏话和拳头与人过招,最终会被社会打败。”
父母的脾气,决定了孩子的教养;而教养,决定着孩子的一生。
你展现的温柔和忍耐,孩子接收到的就是爱和宽容;你暴露的是愤怒和暴力,孩子表现的就是粗鲁和满身戾气。
细思极恐!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想法颐指气使地强加给孩子。保持沟通,保持尊重,用温柔和鼓励去引导孩子,孩子便会用包容,乐观,理解和更快的成长反馈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