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与闺蜜芬相约一起学车。
托老黄的福,介绍了一个靠谱的驾校。老黄特别对朋友说,这俩人都四十出头了,希望能帮忙找一个脾气比较好的教练来带。在朋友的关照下,双休学车生活开始了。
见到教练,看上去真的是脾气还好,别的教练训学员像训三孙子一样,而我们教练讲的时候基本是和风细雨,心里是有庆幸的。教练说第一课不是在场地练,而是上路,体验一下路上开车的感觉,才知道开车还是一件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对接下来学车会有信心。第一次的练车就在轻松愉快而又略带成就感中过去了。
因着上班只有双休有空,有时双休有事情还不能去学。一个多月过去了,才练了两次场地。教练脾气好是不错,可讲得太笼统,方法照我看也有点死板,比如取巧地在后座右侧玻璃角上放硬币做标志,也不管我们理解不理解,考试时没有了标志怎么办。用他的话说,不要问为什么,记住他说的就可以了。可没有弄清楚为什么,我们总会时常忘记下一步该怎么做,加上两次场练的时间有些间隔,两次下来,我与芬越发云里雾里的糊涂着,真正要怀疑自己的智商不在线了。
又到了一次场练时,教练对我们俩练了两次还见不到成效有些泄气,因着朋友的关系,又不好训斥,那天正好一个快要考试的学员做考前场练,教练就让我俩跟车学着,自己一边聊天去了。
简单的与老学员沟通后,得知是一位医生,顿觉有职业的亲近感。我拿着纸和笔,对他说,请你做练习时将每一步动作告诉我,在我不理解时,他也尽可能解释,这样一遍下来,我基本记录下了动作要领,再跟一遍将遗漏的地方补充。下车,用半小时迅速整理一番,便与芬上车按照记录互相提示练习,顿有恍然大悟之感,两个小时后,移库动作基本练成。心中不免得意,唉,我要是当初干驾校教练这工作,铁定要挤垮一帮不动脑筋不知总结的教练,一定生意兴隆,跺脚后悔自己入错行了。(此处捂嘴大笑)
后面场地、道路、夜间等练习,尽管因我们自身的原因,前后学车时间拖了大半年,但一直是比较顺利和开心的。教练与我们越来越熟悉,也给我们讲他以往学员的趣事。如他带过一位省内著名高校的博士,教练在教这位博士先生练车时,会告诉他倒车时应先向左打两圈,过圆饼时向左一圈,前轮过了向右一圈。博士先生朝他摆摆手说:“教练,你不要告诉我什么左几圈,右几圈,你只要告诉我多少度”。可怜的教练,这下被博士整懵了吧。哈哈,教练你不是牛吗,有比你更牛的人治你。
当初去学车,我不是太积极,但因先生坚决不肯学,没有办法,我只好挺身而出。其实想想,他如果当时会开车,我可能为了方便也会去学。但因着他这个态度,我总有被逼上梁山的感觉。这就会表现在有一点点事情都会成为双休不去练习的理由(这也是学车拖了大半年的原因),有时去了也不是太高兴。考试结束后,教练问我是不是对他有意见,我说没有啊,问他何有此言,他说经常看我不是很高兴,他还以为是自己的问题呢。哈哈,这么说,他不训我俩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呢?
需要说的是,我整理的场地练习要领可是帮助到了好几个初学的朋友,还被教练要去作以后的教习参考,嗯,我是不是该为自己喝采呢?是不是呢?
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