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一件事》这本书是美国西北大学的讲师埃丝特·K.乔伊2017年7月份出版的一本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怎么样讲故事。
一.故事的核心组成部分
•结构方面:故事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
•要素方面:故事的常见要素包括主人公、挑战、过程、决断、变化以及行动号召。
•可信度方面:故事展示的是讲述者的真情实感,引起听众的共鸣。
•策略方面:故事能激发听众的想象力,让他们把故事中的情况和现实场景联系起来,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二.故事的三幕结构
在第一幕中,你会熟悉故事的时间、地点和背景,认识主要人物。在理想的情况下,你还会被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所吸引,因为在这一幕结束的时候会出现吸引听众的手段,第一幕通常是故事中最短的一部分,因为故事中的伏笔需要尽可能迅速地发挥其魔力,防止听众丧失宝贵的对故事的兴趣。
第二幕展现的是故事的主要过程。这一部分通常在所有故事中都是最长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大大小小的挫折困难、柳暗花明的时刻、新见解以及各种已知和未知的障碍。在第二幕接近尾声时,主人公通常会正面遭遇最严峻的挑战。
在第三幕中,我们会看到主人公如何战胜困难。随着问题的解决,主要角色及其所面临的形势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是变得更好。这就将故事引向最终令人满意的结局。
三.故事的五种基本情节
1.起源故事 2.白手起家的故事 3.重生的故事 4.战胜“怪兽”的故事 5.探索故事
1.起源故事
人有一种共性,就是都想知道事物是如何开始的——宇宙、具体事件,甚至是我们自身。“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十分普遍,大部分孩子都会以某种形式提出这一问题。起源故事能够逐渐向人们灌输身份意识和传承意识,将某个事件或人物置于历史背景下,或者能够单纯满足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每一种宗教和文化都有其自身的起源故事,内容涉及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2.白手起家的故事
白手起家的故事则是唤起共情反应,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的故事是个著名的白手起家、草根逆袭的例子。在经历了贫穷、痛苦的童年生活之后,她在十几岁时搬到了纳什维尔市,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她父亲对她进行了指导,鼓励她求学上进。这些品质帮助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树立了远大的目标,成为一名职场明星、媒体偶像,一位坐拥30亿美元财富的慈善家,但像奥普拉这样的人物,克服了貌似无法战胜的困难,历经了多次挫折创伤,最终达到了令人振奋的高度。和他们一样出身卑微的人极少有能够达到这一高度的。这一历程让她的故事激励了大多数听众——如果她能够做到,为什么我不能呢?这就是白手起家的故事能够引起大量听众共鸣的原因。
3.重生的故事
最著名的重生故事是耶稣基督的复活。然而,重生的故事无须把自己限制在身体死亡的范围之内。
4.战胜“怪兽”的故事
这种故事中的“怪兽”不一定非要像《星球大战》中的黑武士达斯·维德、《大白鲨》中的大白鲨,或者床下藏的长着锯齿形牙齿的野兽那样,而是所有那种明显的或隐藏的事物,它们能够威胁到某种事物的存在或阻碍人们实现重要目标。这种怪兽甚至可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想想国王乔治六世的情况。他战胜了说话口吃这一“怪兽”,在“二战”中面向自己的国民发表了充满力量、振奋人心的演讲。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
5.探索故事
探索故事的主人公通常在开始时过着比较优越的生活,但是他们不满足于坐在家中,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如果处在他们的位置会愿意这样。相反,他们知道在某个遥远或许危险的地方存在具有巨大价值的奖品,于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会抛弃更理智的判断,不顾朋友和家人的意见,冒险出发,开始探索之旅,赢得奖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