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看看《亮剑3雷霆战将》这只“洪水猛兽”,到底会不会让我智商变低,让我道德败坏。到底有没有必要对一步电视剧这么较真?
我觉得没必要这么较真。
看高级美剧的人,和看雷人抗日神剧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都是闲人。只不过看美剧的是年轻群体中的闲人,看神剧的大都是中老年群体的闲人。
抗日神剧一直都有,并非这几年突然崛起。我们小时候看的《地道战》、《地雷战》可以说是抗日神剧的鼻祖,鬼子都是傻子,毫无战斗力,我军则神勇无比。直到后来《亮剑》播出后,才知道当年日本鬼子这么厉害。
当年没有把《地道战》、《地雷战》定义为神剧,因为人们的选择性少,屏幕上演什么,大家就看什么,有电影看就算不错了。就好比大家都吃窝头,谁也别笑话谁。现在,有人吃上牛排了,就开始笑话窝头难吃。
当选择多了,鄙视链就形成了。那时只能读《毛选》的时候,没有人挑三拣四。后来改革开放,精神食粮丰富了,就形成阅读鄙视链了。读武侠的看不起读言情的,读外国小说的看不起读中国小说的,读哲学的看不起读成功学,读书的看不起不读书的。
现在,抗日神剧成为鄙视链的最底端,网民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吞活剥。其实,并不是抗日神剧多可恨,而是人人都在鄙视链中找优越感。似乎在抗日神剧的尸体上踩上一脚,自己就能脱离庸俗的大众。
电视剧,就是大众娱乐产品,并不代表什么,最多是生活的调味剂。但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网民们总是在一本正经的谈娱乐。电视剧这种娱乐产品,需要这么一本正经吗?能一本正经的谈电视剧的,也基本上都是生活中的闲人,他们喜欢为一部电视剧捶胸顿足。
在乎电视剧质量的人,一般都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们有大把时间的精力研究、评价、讨论每一部热播剧。我周围,稍微忙碌一点的人,基本不看电视剧了。所以,无论是神剧,还是美剧,都是给闲散人员的消费品。
我看过美剧,也看过雷剧。美剧看过《广告狂人》、《绝命毒师》后,就再也不看了。并不是因为不好看,而是太费精力,你不能走神,得死死盯着屏幕,错过一些片段,就不知道演什么了。看个剧比上班都累,所以放弃了。不过,美剧的水平的确很高。
在国产剧中,我是《乡村爱情》的铁粉,追了多年了。这部神剧并不比美剧好看,关键一点是,不用费脑。打开电视机,它播它的,我做我的事,闲下来,瞄上一眼。就算情节断了,也知道大概演什么。就是图个轻松。
关键我想说的一点是,我看了《乡村爱情》,也没见我的智商、道德、人品下降多少。反而人轻松了许多。所以我觉得批评神剧的人总有点杞人忧天。观众不会因为一部神剧而道德败坏。
我相信爱看抗日神剧、苦情戏的观众,从来不关心豆瓣评分。第一,他们都是中老年人,看看神剧、苦情戏,安度晚年,挺乐呵的。第二,喜欢看抗日神剧的,一般都集中在农村,观众是一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就和我们小时候喜欢看低质量的彩色武打片的性质一样。
群体不一样,口味也不一样。喜欢吃牛排的,不必要嘲笑还在吃窝头的。在现实中,一个老年人喜欢看苦情戏,没人会指则他,也不会嘲笑一个爱看抗日神剧的农民伯伯。现实中大家都很宽容,为什么在网上人们就要用高标准要求电视剧呢?说白了,就是想电视剧这条鄙视链上找点微不足道的优越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