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每日优鲜的事频上热搜,关注度很高,这事其实没啥,公司搞不下去了就关门倒闭,这是自然规律,无可厚非,但之所有能引起巨大关注,要我看,核心有两个,一个是每日优鲜的知名度,另一个是每日优鲜背后的资本属性。
第一就不说了,重点说说资本属性的事。
请问做生意的本质是啥?简单说就是低买高卖,高级一点说,通过知识、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价值的有效输出。
其本质就体现在两个字上——利润。没有利润再牛逼的技术、再强的资源配置能力都白搭,因为傻子才做不赚钱的生意。
当然国家除外,这些年,我们国家为了应对外部的技术封锁,这类“不赚钱”的投入还是相当大的,但这种战略性投入是不能用一般的生意逻辑(赚不赚钱)来衡量,所以这类不属于我要说的范畴。
我要说的重点在互联网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的中产生的很多商业模式,让这个逻辑发生了一些变化,即从原来的以利润为核心的单极标准,变成了以用户和利润为核心的双极标准。
啥意思?简单说,就是以前判断一个生意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就是赚不赚钱。互联网时代来了以后,这个标准变成了,一开始可以不赚钱,但如果可以赚到用户,也是好生意。
这个标准下,成功的例子就很多了,什么打车、外卖、视频、充电宝等等类型的平台都是这样,先赚用户再赚钱。每日优鲜也是这个双极标准下的产物。
为什么说每日优鲜,又是一次小轮回呢?这里主要有两个观察,一个是基于生意的本质,在这个受疫情、全球化退潮、局部冲突不断的大环境影响下,当悲观预期限制了大部分人对未来的想象力时,人就会变的更务实,就会更关注本质,也就是生意到底赚不赚钱。
第二个观察,资本寒冬已至。资本寒冬这词说的有些腻,感觉5年前就一直在吵吵这事,但现在却有了些真实感:那些年哪是什么寒冬,顶多算夏末秋初。
资本寒冬对市场最大的打击是,双极标准的模式不再成立,因为买用户需要钱,公司运营需要钱,没有资本的买单,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每日优鲜这次就体现了这两个轮回,市场从关注预期开始向关注本质转移,资本在这个大环境影响下,从积极烧钱开始向存钱过冬转移。
这个时候,像每日优鲜,以及其它靠烧钱逻辑(双极标准)存在的商业模式都可能逃脱不了被抛弃的命运,尤其是在这个寒冬遥遥无期的时候。
但轮回的好处是,寒冬终将会过去。
今天看到的衰败其实就是一种自然规律,是另外一种新生的成本,无需过度悲观,因为春天还会回来,因为悲观预期对未来的想象限制不会一成不变。
如果我是每日优鲜老板的朋友,我会跟他说,其实不是你的错,只是世界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