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本书观点的最大前提在于:相信“灵魂”的存在(或类似的东西,只不过假名为“灵魂”)
我们生活中不如意的关键点在于——太多使用【信念】而进行思考(自我所采用的方式),而非使用【价值观】进行思考(灵魂所采用的方式)。为了过上【价值导向】乃至【目的导向】的生活,我们需要学会在生活中摒弃【信念】对我们的影响,而更多加入【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包括诚实、宽容、乐观、坦率、正直、善良、信任等一切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被称为正面品质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在诸多宗教都试图向人们阐述“大爱”的重要性。
*个人发散:这一由【信念】转向【价值观】思考的过程类似于叔本华所说的摒弃“意志”而依靠纯粹的“认知”/佛教中所说的抛弃“我执”
之所以【信念】会给我们带来不快,是因为我们的信念中或多或少带有【早期适应不良图示】。这些【早期适应不良图示】大概是在人生最初几年中与双亲、兄弟姐妹以及同侪之间,产生的功能障碍体验所导致的结果。
例如:
如果你正在遭受遗弃感受人生陷阱,你会感受到人生中你所爱的人将离你远去,你终将终生情感孤独。这种感觉使得你依恋他人。
如果你陷入情感剥夺的人生陷阱,你会认为其他人永远不能满足你对爱的需求。你觉得没有人真正关心你。
如果你正在经历社会孤立人生陷阱,你会感到与他人之间有距离感、疏远感以及差异感。你觉得自己被孤立,在外不受欢迎。
而这些不良图示的形成及其在我们思维惯性中的印记,将会导致我们在人生中将会潜意识地满足相应的低层次需求。
在此需要提及作者所创造的意识层级与需求层次概念(以及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对应关系):
1级——全身心投入维系生存(生存需求、关爱需求);
2级——全身心投入维系亲友关系(社交需求);
3级——全身心投入开发天赋(尊重需求);
4级——全身心投入独自前行(理解需求);
5级——全身心投入发觉意义(自我实现需求);
6级——你全身心投入意图作为(自我实现需求);
7级——全身心投入无私奉献(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1、2、3为超越阶段,在此阶段中,我们首先力求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4、5为内聚阶段,在此阶段中,我们追求自我与灵魂的密切联系,接受真实的自己;
6、7为外合阶段,在此阶段中,我们认识到了众生灵魂的同一性,因而追求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合作与奉献。
因此,回到上述说到的【早期适应不良图示】,如果我们过多使用【信念】进行思考,我们将把自己束缚在给自己带来恐惧的潜意识需求中——生存、关爱、尊重,而无法聚焦于更为深层次的灵魂的需求。
为了与我们的灵魂进行联结,可以尝试使用以下思维矫正器在生活中进行实践:
·凡事无优劣
·万事皆完美
·难题藏机遇
·万事藏蕴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