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朋友的一句话:两个行走在黑夜中的灵魂,我用了2天的时间读完了整本书,真的是马不停蹄。合上书本,心灵也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情节设计巧妙,跌宕起伏,人物层出不穷却始终有着千丝万缕。足见作者的功力十足。可以说,看此书,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否则会经常得倒回去看。
整本书的主线在于讲述男女主人公,为了扫清障碍,不择手段。生活在阳光下,灵魂却在幽冥中。一个戴着面具示人,一个在隐匿在黑暗中。这一切的起因,都源自于19年前的那一莊命案。
![Uploading timg (3)_399666.jpg . . .]看过很多人都说,雪穗和亮司虽然可怜,但后面为了自己,伤害了太多无辜的人,以至于到谋杀这种丧心病狂的地步。对于这种价值观,我不可置否。但是如果切换成男女主人公的角度,套入他们的人生,我们又是否就能如此理直气壮的说出这种观念呢?我觉得,就人性而言:不能。
由于童年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去,深深烙印在主人公心灵上,黑暗替代了原本天真无邪的童年。就好像一块要做成白衣的白布,还没做成衣服便被染成了黑色,从源头,就已经黑了的灵魂,起点便已是终点。
作者把雪穗比做猫,猫有什么特点?既高贵又冷漠,既近又远,敏感,多疑,怀疑,观察,行走在暗处的猫,瞳孔圆形放出绿光。不管你怎么掏心挖肺,它也不会跟狗一样,听命于你,忠心于你。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她?
本书中,最初的受害人是两个人的父母,是造成他们心灵扭曲灵魂堕入黑暗的源头,似乎对于他们的死,很多人都觉得活该,但是后面他们伤害其他人的时候,多数人就开始指责,对此,我只想问,这些人的命有什么不同?不过是人的主观罢了。
或许会说,路有很多条,为何偏偏走那一条?我只想问,他们是否有选择的余地和权利?从第一个“无辜”被害人藤村都子开始,到后面的菊池和雄一,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就是想去揭雪穗他们的过去,他们的伤疤。我们套入个场景和心里,如果你想忘记过去或重新做人,而其他社会成员或阶层无论出于嫉妒也好好奇也罢,一直要去挖你的过去,把它赤裸裸的暴露在公众年前,你的处境会如何?你会如何?我觉得,反应就是雪穗和亮司那样,何况,他们背负的是命案。
timg (3).jpg这是一种无奈,一种想要安静生活却没有办法的无奈。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的可恨之处又在哪里呢?出身不好?遇人不对?当遭遇了非常人所能受的事情的时候,心也冷,当至亲背叛的时候,谁人可信?
我们总会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去评论一切的善恶忠奸。一味的指责谴责,但如果换成自己,又是否能做得跟说的一样从容?这本书并没有明确传达出非黑即白的善恶价值观,它只是遵循了人心发展的规律,一切的果都能找到最初的因。也刻画了阶层分明社会固化下人生活的无奈。
“一天当中,有太阳升起的时候,也有下沉的时候。人生也一样,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会像真正的太阳那样,有定时的日出和日落。看个人,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边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当友彦问亮司的愿望是什么的时候,亮司说,在白天里走路。
timg (2).jpg这两段堪称主角内心独白的话语,其实也透露出了他们对正常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已经没法回头的绝望。
写下这个,并不是为了给他们洗白,更不是说他们的做法对。此种做法,肯定是错的。为什么会觉得错,因为大多数人会感觉到如果认同了这样的做法,迟早会危及自身,说白了,也是人的一种自私心里。可能不是要拯救小孩拉回在黑暗中徘徊的人,只是单纯的想把他们解决掉,杜绝危害可能性。
我只是从人性人心的角度,套入他们的世界,去感知,去理解此种行为背后的心里。想要拯救这种因童年遭遇堕入黑暗的人,越指责,只会把他们推到更黑更远的深渊。
这本书不适合青少年读,在于它刻画社会,刻画人心刻画得太过于真实,心智不健全,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很容易受其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