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922868/b799fc84f1daff32.jpg)
这本《自控力》的豆瓣评分高达8.3,还是值得一读的。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不止有理论介绍,还有范例分析,并且在每一章的后面都有两类作业,一个是“深入剖析”,让读者注意到那些概念是如何在生活中发生作用的;另一个是“意志力实验”,这些策略可以帮助读者的意志力很快得到提升。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自控力?
书上说,人脑中的前额皮质控制着我们去关注什么、想些什么,甚至能影响我们的感觉。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Robert Sapolsky认为,现代人大脑里的前额皮质的主要作用是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
前额皮质分为三个区域,分别负责控制“我不要”“我想要”和“我要做”的力量。我们的脑中通常有两种想法,一个是可以控制的自己,一个是冲动的自己,这两个自我不停地对抗拉扯,每一次冲突,谁占了上风,谁就会成为最后的你。
所以意志力的第一法则是认识自我,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注意到此刻的自己需要意志力。如果不能清晰的自我意识,我们的自控系统就像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影响自控力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的自控力强弱与时间、压力、睡眠、运动、情绪等因素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了解了自控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生活。
比如每天从早上到晚上,我们的自控力是由强到弱逐渐递减的,因此我们应该把需要大量意志力的事情挪到早晨去做。
再比如我自己在坚持运动这件事上的经验,夏天的时候我总是喜欢下班后去游泳,可是随着天气转凉,我的意志力明显不够用了,很难控制自己大冷天再去游泳馆。于是,冬天我就改成了晚上在家练习。但有时候,下班回家觉得累了,就又不想动了。
因此,我又调整了时间表,把运动这件事挪到了早晨,每天早上睡醒先去做一刻钟运动,仅仅是改变了一下做事的时间,结果很轻松就坚持下来了。
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控力?
我们的自控力不是无穷的,但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我们自控力的极限。我们的自控力就像是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的。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意志力训练,比如在家中布置一些陷阱来挑战“我不要”,像是爱吃甜食的我,就可以在家中的不同地方放上一些糖果,每次看到的糖果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要”。通过这种非常小的挑战,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意志力。
还有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是“冥想”。冥想的好处很多,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控力,做事情更加专注,管理压力,克制冲动等。冥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专心呼吸,安静坐好,闭上眼睛,在特定时间段内,你的注意力要全部放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自己的呼吸。最好每天练习10-15分钟,如果觉得有负担,那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说的,把目标缩小,即使是做每天5分钟的微冥想,也比把长冥想拖到明天要好。
在冥想的时候,最郁闷的状态莫过于发现自己怎么都专注不起来,越是想要专注,就越是满脑子冒杂念。遇到这种状态,通常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烂,不适合这个,于是就很想放弃。但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的点在于,它说冥想时感觉“很糟糕”才能让训练有效果。除了注意自己的呼吸,还要注意这种训练在其他时候是否影响了自己的选择。
冥想对呼吸的专注训练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如出一辙——让我们收回对其他事物的注意力,回归到最初的目标上。
还有,坚持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压力等,都可以提升自控力。
自控力太强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其实这个是我读书前最好奇的一点,大家都说要提高自控力,自控力真的是越高越好吗?
书上说,自控力太强的代价是能量消耗。因为自控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很多科学家认为,长时间的自控就像慢性压力一样,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大患病的几率。
估计你读完这段也跟我最初的感觉一样,“什么鬼?!有害身体健康,那我还训练自控力干嘛?!”
不过作者解释说,为了保持健康、维持幸福的生活,我们需要放弃对意志力的完美控制。适当的自控力是有益的,但凡事过犹不及,我们得学会明智地使用意志力的力量,也算是“抓大放小”吧。
学会每天用一定时间放松自己,修整身心,这样就既能保护自己的身体,也能同时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储备啦。
后记
读完这本书,我这个一直戒糖失败的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开始在自己的家里和办公室的角落里进行“我不要甜食”的小训练了。如果这次成功了,一定再来跟你们分享。
你是个自控力很强的人吗?如果不是的话,要不要一起来试试这些适当提升自控力的小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