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教系列之《石灰吟》

诗教系列之《石灰吟》

作者: 而今起 | 来源:发表于2018-04-11 17:20 被阅读30次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很早就会背诵的古诗,而且意思不难懂,只是人物品质还比较模糊。

从题目开始吧!

吟是一种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前学过“行”,如《长歌行》、《侠客行》。这里的吟就是吟颂,赞颂的意思,学生通过组词的方式能很快理解。

读诗词,我们有固定的模式,朗读——吟诵。只是这首诗更适合男生朗读,那种将军的气度、独特的坚定气势只有男生能表达出来。我尽量少读,有自知之明的,声线是最大的痛处。

理解表面意思的时候发生了曲折,因为从诗中说说石灰是怎样形成的,可见石灰有着怎样的品质?

孩子竟然不知道整个过程,虽然能从字面翻译出意思,可是总讲不顺。终于在最后发现了一个男生知道的,见过的,讲的时候还联系《虎门销烟》里的片段,说清楚了石灰的形成过程。

至于品质还是比较明显的,每一行诗都能说出一个来:坚强不屈(千锤万击)、积极乐观(若等闲,联系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不怕牺牲(粉骨碎身全不怕)、洁身自好(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联系人物时,讲到托物言志、托物寄情、甚至拟人的修辞手法,可是没有关于人物的介绍,总显得那么单薄。有孩子问:怕死不是人之常情吗?他为什么连死都不怕呢?也有孩子问:很多人都是清白一身,他的清白究竟有什么深意?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是欣喜的,从常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才能看出伟人的不凡来。

于是我开始领着孩子挖掘于谦的故事,一一讲出,顿时豁然开朗:

原来他是大将军,保家卫国自然要不怕牺牲,联系历史中的七君子,共产党员等,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英雄气概,就是为了理想和信念可以抛弃一切。

原来他的一生也是曲折的,即使牢狱之灾,也不会改变他的所有思想。一心为民是他的宗旨,也因此深受百姓爱戴。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都算不了什么。

原来他一生清廉,家无余财,铲除奸党……清白的人生内涵太多。

再次朗读背诵,留在每个人心中的也是一身正气!

相关文章

  • 诗教系列之《石灰吟》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很早就会背诵的古诗,而且意思不难懂...

  • 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

  • 石灰吟

    《石灰吟》的作者是于谦,学生能够体会于谦的高尚品质,我先为学生详细介绍了于谦,告诉他们于谦为官廉洁政治,曾...

  • 《石灰吟》

    大家好,我今天思维导图的主题为《石灰吟思维导图绘制》,中心图是一个人在山中烧制石灰。主干分为背景,原文,译文以及赏...

  • 石灰吟

    【导图解说】这副导图是七言绝句《石灰吟》的鉴赏,分为四大分支,分别为作者,原文,意思,及赏析。作者分支介绍作者于谦...

  • 石灰吟

    1. 也先坐在离紫禁城不远的小山上,眼耳之中充斥的只有震天的杀伐声和滚滚的硝烟。 他的神情很忧郁。 也先站起身来,...

  • 石灰吟

    朝代:明代 作者:于谦 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鉴赏 作者:佚...

  • 石灰吟

    烽火炙容颜 青烟问青天 三更知何处 挥洒亮凡间

  • 石灰吟

    过年彻底体会到“宅”的爷俩,已经闷到极限。小的前天看到下大雪兴奋的奔到阳台开窗去接雪。对比疫情前的那场小雪,这雪还...

  • 石灰吟

    过年彻底体会到“宅”的爷俩,已经闷到极限。小的前天看到下大雪兴奋的奔到阳台开窗去接雪。对比疫情前的那场小雪,这雪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教系列之《石灰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dz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