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遇到的想不开的事,
都是在提醒你:
你增长智慧的机会来了。
虽然这种成长,
往往以痛苦、抑郁、难受为代价,
但是,一旦你想通了、扛过去了,
你生命的竹子,
又会长高一节。
这种成长,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你的技能,
如各种通过反复练习,即可获得的技术。
另一方面是你的智慧。
而后者,决定你人生的广度和深度。
甚至,决定了你生命的意义。
以前觉得智慧二字,深不可测,
不知从何处方可获得,
只有当我遇上许多迈不过心坎的人与事,
读了不少那些重塑心灵的书,
我才对“智慧”这两个字,
有了一点点切身的感受。
你也有过逢事怪人的习惯吧?
我有过很多次。
但是,怪别人于事有补吗?
恐怕,大都是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如果你懂得:
“每件事情追根究底其实都是自己的错。”
你估计立马能收起“严以待人”的心,
转而去寻找解决方案,才是正道。
你也有过家庭矛盾吧?
无论与父母,还是与配偶子女,
这种矛盾,
大都产生于你想拼命地改变对方,
或是对方想歇力地改变你。
如果你懂得:
“改变任何事情,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
你估计立马会换一种态度对待身边的人。
稻盛和夫也曾提过,
人要不断精进,这种精进其实就是改变自我的过程。
你也有过拖延症吧?
明知一件事,是你当下要做,
且值得做之事,
可一拖好几年,一直没投入。
如果你深知:
“凡事你要做就赶快做,不然很可能来不及了。”
并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
你这一生可为之事,比你想象中的多得多。
你也有过不太好的人际关系吧?
总觉得与他人相处起来,
既觉得累,又嫌麻烦,
如果你深知:
“你跟自己处得好,别人才会跟你处得好”,
你大抵就知道,
对自我的不接纳,
才会导致你对他人的意见也多。
总而言之,
一切从自己做起,
才有成功的希望。
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
你想小孩自律,你就自己先养成自律的习惯;
你想小孩感恩,你就自己先表达感恩;
你想小孩读书,你就自己先拿起书来读。
别轻易丧失希望。
无论你现在处于哪个年龄,
你都有非常多的可能。
牢记这句话:
“我之为我,一定有我的使命。”
这句话,就来自《曾仕强经典语录》。
放在几年前,
我对这样的书,不屑一顾,
不大可能翻开读;
可如今读来,却是字字戳骨,句句入心,
且常升起幡然悔悟之感,
我大概就明白,
一个人能读进什么书,
也是需要时机的。
时机未到,只会错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