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杯茶 一把壶 天地阔 岁月暖

一杯茶 一把壶 天地阔 岁月暖

作者: 黄媛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9:28 被阅读279次

    爱茶的人,总有一天会爱上紫砂壶。

    紫砂,饱吸日月风雨,敛锋藏韵,若未经世事,难识紫砂之“趣”。年少时,我就不喜紫砂,嫌弃此物颜色质地混沌。喜爱陶瓷,尤其是通体润白的陶瓷容器,清素纯净。放一勺茶叶,缓缓注入热水,莹白的底子,衬着翠绿的茶叶、清亮的茶汤,美极。玻璃容器也好,晶莹透亮,茶叶一芽一芽的舒展,茶水静静地由无色而渐绿渐深,看得真真切切,赏心悦目。

    因为紫砂原料只宜兴出,紫砂容器早年在江南一带比较普及,百姓家中,少不了一两把紫砂壶。因此,我们家也有几把不知何时购入的紫砂壶,不喜欢也就不太用。有那么一段时间,紫砂突然被热炒,身价突突突往上窜。我这个局外人也不由得关心起这些一直没看上眼的紫砂容器,周末起兴翻出一把紫砂壶泡茶,草草冲了几杯茶,没品尝出特别的味道,找不到感觉,自然忘了。糊里糊涂到下个周末,早起一缕阳光斜斜地打在桌上,整个儿罩住紫砂壶。咦,这涩涩的壶,好温柔啊!心里一动,拿起壶打开盖子,大吃一惊,里面盛着些湿润的茶叶,还是上周末的茶,放了一周居然没有任何异味,太神奇了。

    紫砂壶就以这样的方式,让我认识到它的不凡功能,感受到它的独一无二。不由得关注起此物。

    首先好奇,为什么放了一周的茶不馊呢?

    查资料,权威的说法是,紫砂拥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双气孔对茶汁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能提高茶汤的晚期酸度,起到收敛和杀菌的作用,延缓茶水的霉败变质。也是因为双气孔,容易吸附茶味,为了保持茶汤口味纯正,紫砂壶讲究一壶不事二主,一把茶壶最好只泡一种茶,避免滋味混杂。

    紫砂壶真是为茶而生,与茶天造地设般的默契。虽然明朝才有,历史跟陶瓷不能比。但是,它的起点高,一诞生就落在文人圈里。据明代正德嘉靖时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记载:“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供春壶“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天生具有文人的“物外之趣”。

    其实,喝茶发展到以小壶泡,倒入杯中品饮,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喝的需要,而进入了初级的“物外之趣”层面。小小的壶,在中国人的精神领域中有文气有情趣还有“大意”。传说从前有个卖药老翁,一到晚上人就不见了。有人好奇,就偷偷跟踪,发现老翁居然往随身携带的壶中跳,也跟着纵身一跳。哇,哪里是壶啊,根本就是大千世界,日月朗朗,亭台楼阁皆备,美酒佳肴具齐。这是中国人意念中的壶,天地阔,万象容,装得下整个宇宙。

    对紫砂的关注,就这么很自然地由物伸展到了人,又从历史上的人回到了身边的人,同事朋友中几乎有多少爱茶的人就有多少紫砂的爱好者。我常常觉得人对器物的痴迷,和情人之恋很像,说不清为什么爱,就是爱了。所以,今天的分享活动便用了“紫砂壶之恋”这样一个很文艺的名称,太腻,但,真合适。因夏主任诚意盛邀,施老师亲临共享区畅谈紫砂乾坤,张老师瀹茶助兴,分享会气氛热烈,暖意融融。而我,在这一小时里所习得的紫砂知识,已经超出了此前总和。

    施老师的紫砂壶之恋,始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问壶追壶买壶研壶藏壶,心得收获研读成果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他对第一把紫砂壶到底由谁所制作了追根溯源,提出自己的见解。虽然文献记载系供春所制,但供春是向金山寺僧人学习的制壶技艺,说明此前已有紫砂壶在民间使用。而金山寺僧人的制壶技艺又得自三姑夫人庙传授,三姑夫人庙的僧人是根据苏东坡提梁壶图纸制作。宜兴曾经出土形似苏东坡提梁壶的紫砂碎片,紫砂壶很有可能在宋代就有了。

    怎么判断一把好的紫砂壶,施老师给出六字诀“色不艳质不腻”,不能有异味异色异光。他说:“人养壶三年,壶养人一生。”从壶推及人生,提点大家,定位精准才能放光彩,泥塑为缸是日用品,泥塑为壶或可入藏品之列,定位不同价值殊异。从土到壶,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冷藏,熬得过千锤百炼。若逢机会,须在刹那间绽放,有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敏捷。

    紫砂壶不仅仅是一种喝茶的器物,承载了中国人的宇宙情怀哲学智慧审美品味。一杯茶,一把壶,天地阔,岁月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杯茶 一把壶 天地阔 岁月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ex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