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变态狂》这本书的名字也许会让他错过自己真正的读者。
这不是一本小说,上架建议是心理学类和社科类。如果仅仅因为名字翻开他,可能会大失所望,里面没有刺激的故事,没有神秘的力量,也没有猎奇的悬念……只有……一个脑科学家对自己大脑的剖析——甚至,有些枯燥。
作者是著名的神经科学家、脑科学家詹姆斯·法隆。而之所以会有这本书的原因,对,因为他正是自己笔下的“心理变态”。
神经科学家、脑科学家詹姆斯·法隆他在51岁的时候,应朋友的邀请开始研究杀人凶手脑部扫描图,在对众多实际案例的研究后,终于被他发现所谓的“心理变态”正电子扫描图,这是区别于“反社会人格”“精神分裂”的一种脑部扫描。而就在他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这个理论结果时,他意外的发现,自己的脑扫描图完全符合“心理变态”的脑结构特征……那年他已经58岁。
回溯自己的前半生——准确而言是大半生,他都没有出现过暴力倾向,没有想要操纵别人,情绪失控的机会也很少。甚至在妻子、朋友和孩子面前,他都是一个温暖、善良、有爱的人,并且在自己的专业上也做的十分出色。
詹姆斯·法隆和他的家庭那么,他的这个结果也许是个意外?甚至是个例外?
可惜,并没有……在他对家族史进行深入了解之后,他发现了一个令他脊背发凉的结果:在他和母亲聊起这件事的时候才知道,在他的400年家族历史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残忍暴戾的冷血杀手……
随后他也分析了冷血杀手、变态杀人魔的成长历程,他们多少会在儿童时期遭遇过不幸——而他是在一个健康且幸福的家庭成长。
但作为一位脑科学家,他并不想像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一样给出一个这样的答案,他试图去解释和寻找到一个规律,不仅仅是为了他即将发表的论文,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严谨的答案。所以,他并没有放弃研究……
截止落笔,我已经看了这本书的三分之二,在这本书的后半段,詹姆斯·法隆将“同情心”“同理心”进行了对比,同时也将他们产生时的脑活动区域进行了分析,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呢?到底,“心理变态”有没有更合理的科学解释和规律呢?
To be continu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