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想写点啥,讽刺的是这几天简书都不能发表。尽管如此,还是要把想说的记录下来。
今天是2019年8月30日,距离我最后一篇文字,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
很久没有打开简书,更别提写点什么了。
一直不打开的原因,除了对自己的文字的厌弃,也是怕面对简友的期待,还有就是不敢回看曾经的自己。
因为过去那一段路,走着走着,突然就迷失了方向。
然后对于自己的文字,莫名的开始挑剔和嫌弃。
相熟的朋友问我:你怎么不写了?
我:写不出了......
而实际上,我不想看到自己写的东西,自觉发表的那些陈词滥调,当真翔一样的奇臭无比,令人无法忍受、难以直视。而这样的自我否定,我没法说出口,怕被认为是“矫情”,我不想背上“过分谦虚等于骄傲”之类的所谓认同。
不知名的朋友也在给我留言:李姐,怎么停更了,很期待哦
我无地自容,无法言语。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将自己藏起来。
然后,我隐藏了手机上的简书图标,像一只驼鸟,将头埋进了沙子。
今天早上知哪来的勇气,再次打开简书。与我以为的无人问津不一样的是,依然陆续有不知名的朋友关注和留言。
主人的门前已然荒芜,却不时有新鲜脚印到访,那一刻我有一种蒙神眷顾的温暖和安全,心中各种感觉交织,久久不能平静。
简友搬山_0c72今年7月留言:
必须赞了,回忆初读道德经,是大二,那时候19岁,一读便惊为天人呀,恨为何早没有读,一章一章的去思考,后来每遇到一事,脑海里会跳出相关的句子,思虑之下,便会产生新的想法,可以说是“温故知新”了。可以说道德经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
简友James_ZHOU在今年8月20号再次留言:
感谢李姐指导哈,去年写文章时学习参考了您对领导力的理解和观点,受益匪浅!今天又看了李姐写的般若寺内观的文章,很受启发。我工作于上海一家咨询机构,最近半年在做都江堰文化复兴相关的策划。以水利科学为内核的水文化、以道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应该说是都江堰的两大法宝。“道”还是“佛”其实无需纠结,重要的是以您文中提到内观禅修等共通的修行方式,降维创新为一种大众能够参与体验的文旅项目,这样既能击中都江堰的内核,又能满足现代都市人的心灵需求。
..........
这样的肯定,既让我感动,同时也有深深的愧疚。
在我放逐自己的时候,还有很多智慧的心灵在试图与我连接,而我却如一块冰冷的石头,沉入无边大海,杳无音讯。
说一句抱歉远远不够。
很想说:“我很感激你们还在”。尽管发自内心,看起来还是难免让人觉得造作。
所以,就动笔写点啥吧。
尽管对自己粗陋不堪的文字依然心存不安,还是要学会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当感受到来自这个神秘星球不知何处发射过来的善意与灵性之光,我真的真的很幸福。
不知道这一次,是沉睡后的彻底苏醒,还是迷糊中的短暂清醒。
借助这偶然降临的意识之光,为今天留下一点痕迹。
再次谢谢所有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