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完这部台湾史上最棒的动画,仿佛也回望了我们的童年和人生。

看完这部台湾史上最棒的动画,仿佛也回望了我们的童年和人生。

作者: 野兽国亲子平台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23:48 被阅读61次

很久没有推荐动画电影

直到上周终于在小朋友已经呼呼大睡的夜晚

偷到时间看完了这部台湾动画

《幸福路上》

一不小心看得我老泪纵横的

在我们当了妈妈后

总是在关注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当我回溯起自己的童年

发现

我也并没有成为小时候想成为的成年人

这部动画虽然带着台湾的政治背景和时局记忆

可抛开大环境

就是带着我们重走了一遍成长的历程

年幼时你会做的噩梦是什么?

你想象过有王子和公主吗?

爸爸的英雄形象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无助?

跟母亲的关系什么时候变得焦灼?

你想过逃离原生家庭吗?

而当你踏在异乡你还回得去吗?

那么你的孩子呢,家在哪里?

《幸福路上》获得的奖项非常多

一度被一些媒体称为台湾史上最好的动画

2018 德国斯图加特动画影展最佳动画长片奖

2018 东京动画大赏最佳动画长片奖

2018 台北电影节最佳动画片、百万首奖、观众票选奖

同时,它也是去年金马影展的闭幕影片

给女主配音的是桂纶镁

给女主表哥配音的是《海角七号》的导演魏德胜

成年人似乎都不屑于或者不敢去谈的幸福

这个台湾年轻导演拍了出来

住在幸福路上的林淑琪

用了二十多年来找到什么是幸福

故事就是围绕这个女孩林淑琪的。

出生在台北幸福路上的普通家庭,上小学,上初中,高考,报志愿,名校毕业后到杂志做新闻记者,成为一个普通白领,挣钱养家。

“后来,我有一天快受不了这日复一日的生活”

“那然后呢?”

“还是,日复一日啊。”

看,是不是和我们一样。

直到,因为表哥的缘故,小琪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到了美国,看起来似乎改变了人生。

可当阿嬷去世,重新回到幸福路的时候,回望自己的过去,看到琐碎又孤单的父母,这个即将成为母亲的女孩却很忧郁。

哎,好像一切都和自己想象得不一样。

林淑琪出生于1975年5月4日,就是蒋介石去世的那一天,所以很多人会说导演的野心很大,用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折射出了几十年台湾的社会和时局变迁。

可前面说了,即便是抛开了这个宏大的时局背景。

小琪的成长故事,讲的分明也就是我们自己。

小琪的精神支柱阿嬷说,”相信什么,人生就变成什么”

“哇,爸爸,你就像王子一样耶”

小琪6岁搬来台北幸福路,简单无忧,家境普通。

好在,在那个大环境, 满街都是各式各样的家庭环境,她和所有的女孩一样,爱看“小甜甜”这个动画片,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会遇到王子。

最开始,王子是爸爸。

放学路上的一条大狗,爸爸的突然出现,在她眼里父亲就是身着披风的王子。

可是很快,爸爸因为国语不标准,被女儿嘲笑时代淘汰。

曾经的王子开始垂头丧气。

小琪也忘了爸爸曾经是王子这回事,开始有了自己的小梦想,就是离开看起来落后的家,去到可以天天吃巧克力的美国。

后来啊,王子就变成了表哥。

要去美国的表哥送了小琪一个手表,这个时候的表哥就是闪闪发光的王子。

可是,当时是台湾戒严时期,表哥因为看了一本禁书,被打得眼睛再也看不到颜色。

在小琪眼里,他变成了被欺压的禁书王子。

小琪的梦想变得宏大,是为了自由、为大家争取权益。她放弃了爸爸妈妈想让她读的医学院,读文科,读社会学,心有抱负。

再后来,小琪成年,报社工作,发现世界跟她儿时想象得完全不一样。

机缘巧合跟随表哥去到了美国。

她遇到了似乎是可以陪伴自己一生的王子,落脚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看起来,似乎是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啊,逃离台湾,去到美国。

可是,在美国的圣诞树下吃到的巧克力似乎和儿时完全不一样了,几年后,她开始发现,这也并不是她想要的。

故乡似乎是回不去了,而异乡终究是异乡。

那么,在幸福路上生活的二十多年去了哪里?

后来的后来啊,美国的王子离开。

小琪回到台湾,爸爸执意要帮她拿行李,却明显再无当年的矫健;妈妈兴奋地在家唱着歌,虽然还是相当啰嗦。

父母像滋养她二十年的家一样重新接纳了她,也接纳了她肚子里的宝贝。

所以最后,王子又变成了爸爸,这个“老王子”在美国人娶走女儿的时候泪流满面,却在女儿重新回到家的时候像英雄一样张开双臂,这就是爸爸,老了一些却依然爱着她的爸爸。

人生往往带你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当初滋养你的源头。

虽然这个源头已经有点让她唏嘘。

她和离开家的所有年轻人一样,她看到永远买不到一张对的彩票的父亲,看到捡瓶子和垃圾赚零花家用的母亲,看到他们明显落后于这个时代,自己陷入了最矛盾最于心不忍的境地。

这也适用于小琪的小学同学庄贝蒂。

上世纪70年代,不少美国空军在台湾留下后代,庄贝蒂就是其中一员。

小时候,贝蒂一直做着美国爸爸会带她们去美国的梦,可显然仅仅是个梦而已。

被嘲笑是“美国人”的贝蒂兜兜转转,放弃了寻父 ,染黑了头发,还是回到了把她养大的阿姨身边,留在了台北。

她也有她的于心不忍。

这就是牵绊,有的人牵绊很长,愿景很重,可以维系着漂洋过海,依然牢固。

有人的牵绊很短,迈出了一只脚,又被无数个于心不忍拉回了彼岸。

留在美国的小琪表哥是前者,小琪和贝蒂是后者。

现在,贝蒂的女儿和儿子说着一口正宗的台湾普通话,而去了美国的小琪却几乎忘了台语应该怎么说。

“人活下去,就是要吃”

要知道,当年和阿嬷最好的时候,小琪的台语相当的顺溜。

可总是能帮她解决问题的阿嬷,因为一直讲台语,是原住民,也常常让童年时的小琪在同学面前被嘲笑,小琪有段时间很自卑,也很迷茫,这就是她童年的噩梦之一。

当时的鄙视链很清晰,美国>台北>原住民,放到我们这儿,大概就是 美国>城市>农村。可就是在鄙视链最低端的阿嬷,却总是说出很意味深长的话语。

阿嬷有一次从山里带了一只白花花的鸡。

六七岁的小琪喜欢得不得了,取名字,目不转睛。

可很快,小琪喜欢的大白鸡就变成了炸鸡。

这简直成为了小朋友当年的梦魇,觉得亲密的阿嬷就像杀人魔王一样可怕。

可阿嬷用三两句话就解释了吃鸡的缘由:

“人要活下去,就是要吃。既然这只鸡被牺牲,所以要好好把它吃完,这样才是尊敬它的生命。”

而,除了儿时的噩梦。大家都知道,成长之后的噩梦更多。

“只有童年如此痛苦吗?还是人生都是这样?”

“人生都是这样,孩子。”

作为小琪精神支柱的阿嬷,总是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生活的真相。

人活下去,就是要吃。

其他不值得。

“你想怎么样,阿母都会支持你的啊”

成为美国人后的小琪最终是离开了美国的家,离开了美国的王子,回到了台北。

并没有成为父母理想中的医学院的医生,而是成为了一个平凡的母亲。

儿时觉得很low的台语综艺,现在逗得她哈哈大笑,以前看不上的点点滴滴,也都成了最珍贵的怀念。

让她很惊奇的是,一直对她有着深切期望的父母也也并没有表示遗憾或着悲伤,而是欣喜于她的回家,开心接纳了她,还想方设法逗她开心。

“你想怎么样,阿母都会支持你的啊”

小琪觉得好像是回到了童年,幸好她还能找得到回家的路。

“不当美国人也没关系”

“不考医学院也没有关系”

“不出人头地也没有关系”

儿时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期望其实一个都没有实现,但好像已经没有人在在意了。

林淑琪没能成为改变社会的大人,但她好像终于找到了幸福路上的幸福。

蔡依林为这部动画唱了同名主题曲

《幸福路上》

还挺好听的,歌词也让人动容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

不妨试着看看歌词听一听

那个当初的我现在 好吗

你失落在 哪一次 搬家

但每次太阳落下 依然往上爬

新的枝桠 来自 旧的伤疤

以为幸福 不在这在别处

总是满足 别人要的满足

一路追逐 原来是我怕和自己独处

我又是谁 我却说不 清楚

成为了你理想的人了吗

那故事后来 有什么留下

但每次太阳落下 依然往上爬

新的枝桠 来自 旧的伤疤

也许幸福 不过是种自如 

是一段路 不必通往何处

也许幸福 本来没有路要一步一步

是一首歌 是裂缝的 光束

是一首歌 有泪水的 温度

送你一份爱的礼物

我祝你幸福

无论你在何时或是在何处

莫忘了我的祝福


你呢 

你会怎么和孩子讲述幸福?

你会希望ta成为什么样的人?

欢迎留言

老规矩

微信公号回复片名《幸福路上》

有资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完这部台湾史上最棒的动画,仿佛也回望了我们的童年和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hn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