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舍友谈心》
文/木语
夜已经很深了,准确的说,天应该快亮了。现在的我,脑子突然格外的清醒,绝对不是因为旁边床位上舍友的手机灯光的照射,也绝非是门缝钻进来的楼道灯光的照耀。那些微弱的灯光如何可以涤荡我浑浊的脑浆?我又怎么可能允许光亮窥探我的思想和心事?这些年来,我一直把自己包裹的很坚强,一副坚不可摧的模样,甚是冷傲。
我也无法理解自己今日的行为,居然和舍友吐露心声,这二十多年的伪装者面具,就在今夜,在这个没有月光,甚至没有星光的夜晚被摘掉了。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生活着,我生怕,生怕别人谈及关于家庭的话题,这个话题是我始终不敢面对的事实。我的父母同中国大多数的七十年代的夫妻一样,拥有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虚无爱情,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过程的经历,只有最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结果的平淡。平淡才是真,这句话似乎一点儿也不假,某种意义上,给人一种美的向往的感觉。可是我的父母,他们并没有体验过这种平淡的美和真,那种平淡只给他们之间打了战争的预告片,而后,便是无休止的无硝烟的战争,而我,便是在战争中诞生的幸存者。
我以为在同龄人中,或许只有我才是这样不幸的人,直至今夜,在与舍友推心置腹的交谈中,我才知晓,原来,她们也是同我一样的可怜人。只是,她们比我稍稍幸运些罢了。
舍友彤是永宁人,她每周都会选择回家。每每到周五的时候,她总是迫切的简单收拾行装,归心似箭的冲动在她的脸上显露无遗。我曾一度和亭认为,彤绝对是及其恋家的人,要不然,这么大人了,为啥每周都回家心切呢?难不成家那边还有她相好的对象啊?即便是有,我们又怎么会一点儿消息都不知道呢?显然这种猜想是错误的。直到今夜,彤才说,自己作为家中长女,心疼平日辛劳的父母,家中弟妹年幼无知,自己每周迫切的回家,只是想要为父母多分担一些,稍稍减轻一点父母身上的担子。我黯然沉默,原来,平时看似生活悠然自得的彤,竟有如此的一份担当和责任感,着实让我惊讶。紧接着,彤开始讲述父母多年来的生活矛盾,以及自己的成长环境,句句表述都流露出悲伤,处处情景都与我的父母,我的成长环境甚是相似,我再次被震撼。此时,我头顶对面床位上躺着的这个带着哭腔倾诉伤心往事的女孩,与白天动不动就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的女孩,简直判若两人。彤在我的认知意识中,一直是一个大大咧咧,直爽豪放的女生,我从来没有设想过,有一天,她会像现在这样,在深夜流着泪,剥开旧伤,让我们看她鲜血淋漓的伤口。但是,我不曾设想过的,并不代表永远不会发生。今夜的彤,让人心疼,可恨这夜的无情,竟连一束光也不愿惠济。
我和彤交谈了许久,而舍友亭从始至终一直沉默着,我想她肯定是睡着了,毕竟都已经凌晨三点多了。我忍不住轻唤她:“亲,你睡了吗?”竟意外换来她有些哽咽的声音:“没有”,简单了当。我追问她怎么了?她用“没事”搪塞了我。我清楚的知道,她不可能没事,不然声音怎么会哽咽。那绝对不是深夜嗓子不舒服的缘故,分明是偷偷的哭泣过的声音。记得从前周末时,彤回家后,宿舍只有我和亭,亭的家人会发微信或者打电话给她些许关怀,亭大多时候会显得有些不耐烦,甚至冷漠。我曾因为好奇追问过她缘由,她总是三言两语的一概而过,不愿多说。可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句话完完全全的概括了所有,也解开了我的疑问。亭曾经和我说过,她出生时,由于祖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差点将她送离父母。好在因为自己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让父母初尝了为人父母的喜悦与幸福,父母的不忍和坚决守护,才使祖母的目的没有达成。可是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亭并未在祖母那里得到过多少温情,甚至在她们的整个家族中,亭也从未想过要奢求一丝温暖。亭说,母亲这边的亲人给了她双倍甚至多倍的爱与呵护,她有这个温暖的大家,还有自己与父母的温馨小家,就足够了。亭的满足感顿时升华成一种独有的成就感,让我不得不艳羡。而今夜,在我与彤推心置腹的交谈中,亭却意外的保持着沉默,一直未曾插言,与我们一同互诉衷肠。我想,我应该可以理解,亦或,我从未理解过,也永远理解不了。从初次与亭相见到今日与亭熟知,亭大多时候都是一副面无表情,冷冰冰的模样,说是面无表情,可是仔细看,亭的眉头始终是紧锁的,一副心事重重,忧郁的样子。我曾一度认为,“高冷”这个词像是为亭量身定制的,与亭的形象极其相符。可是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来的亭平日里傻乎乎的笑的模样,我立马不那么认为了。亭的微笑可是极美的呢,也是非常神奇的,因为这个微笑是打开亭紧锁眉头的独一无二的钥匙。
此刻的宿舍异常安静,我似乎都可以听到楼道里的灯光偷偷挪进来的脚步声。亭应该已经熟睡了,因为我隐约听到了她沉睡的鼻息声,而彤刚刚翻了身,床板发出了吱呀吱呀的声响,彤今夜哭的伤心,兴许这会儿还清醒着,莫不是被困扰在往事旧伤中了?我该不该问候一声,以表关怀呢?纠结的心理让我难以决断。我怕亭有可能在装睡,我对彤的突然关心,会不会增添亭的伤悲感?我也怕自己突然的关怀反倒再次触碰彤的伤口,徒增彤的痛苦。索性继续捧着手机,为她们敲写这些记忆吧!待到若干年后,我们年老色衰,眼花耳聋之时,翻出来慢慢细读,借此回忆我们的青春年华,回想起今夜我们的肝胆相照,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