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场景是否熟悉:
孩子打人,你厉声说“你再打人我就打你。”
孩子吵闹,你说“能不能别吵啦”,可是你说话的分贝比孩子还大很多。
孩子对网购的玩具迫不及待,时不时催问玩具什么时候到,你说“你就不能多点耐心吗?”,说话的时候,你又是挑眉又是挤眼,显然你自己的耐心也没有多一点。
都说要“言传身教”,可是多少父母没有想过脱口而出的话与想要达到的效果背道而驰,甚至是言行不一,自相矛盾的。
本来想教育孩子不能打人,却告诉他如果他再打人你就要打他一顿;本来想让孩子声音小点,可是你声音比谁都大;本想教孩子要耐心,可是孩子催了几次后,你表现得同样是很没有耐心。如同《向左走,向右走》中的男女主角一样,她习惯向左走,他习惯向右走,他们始终不曾相遇。你的行为和目标不也是如此一般的南辕北辙么?
说的高大上一点,你的教育目的是注定要成为泡影的;说得通俗一点,你想制止某个行为,结果也是枉然的。如果真的如你所愿,你要的即时效果达成了,那也只是暂时的,只不过是你利用你“高大伟岸”的身躯在孩子内心筑了一道恐惧之墙而已,仅此而已。除了出于害怕的屈服以外,孩子什么有益的利于自我成长的东西都学不到。
想让孩子不打人,至少你不能威胁说要打他;想要制止孩子的大吵大闹,至少你不能大吼大叫;想要孩子耐心一点,如果无论他催了你多少次,你都能做到不急不躁,那你的行为本身不就是最好的“耐心”典范吗?
金无赤足,当然不能要求人是完人,接纳常态的不完美,然后多一点觉察,多一点认知,一点点修进就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