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的朋友叫保罗半年前去华盛顿出差。有一天晚上保罗去了一家酒吧,遇到一个美女端了两杯酒邀请他共饮,他感觉受宠若惊。连忙和美女道谢,抿了一小口酒,之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盛满了冰块的浴缸里。他四处张望,想弄清楚自己在哪。看到一张字条:别乱动,拨911。
浴缸庞的小桌上摆在一个手机,于是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报警电话。诡异的是接线员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她说:“先生,麻烦你把手放到背后,请慢一点,轻一点。有没有发现一根管子从您的背部伸出来?”
保罗用冻僵的手向后摸,果然摸到了一根管子。接线员继续道:“先生,请不要惊慌,您有一个肾被人割走了。最近有非法倒卖器官的团伙,您被他们盯上了。医护人员马上到,他们到之前您千万别动。”
你刚才读到的这个故事是过去18年来最流行的谣言之一。2017年国内还有很多版本,比如在百度上搜索“四个和尚偷肾”还能找到照片甚至是剪辑的视频。
其实这个故事有很多的漏洞,也经不起推敲,但是却有很多人记住了这个故事。甚至这个故事还会还会改变人的行为,最起码在遇到陌生的美女帅哥突然请你喝酒,你会三思而后行。
再看下面一段文字:
监管失效导致金融风险积累,进而酿发系统性风险,基本上是历次金融危机的一条规律。我国推进金融改革,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金融监管使命,围绕监管定位,把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白虎金融消费者权益真正落到实处。
节选自2017年12月19日《经济参考报》
好,现在关掉文章链接,等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之后让你把上面的两段话给朋友复述一遍,你觉得会怎么样?
第一个谣言,你可能忘了主人公的名字,也可能忘了他是去哪里出差,但是这并不影响你有声有色的给朋友讲一遍这个故事。而第二段话,就算是没有等一个小时,让你看完马上给朋友复述,也很难能够复述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
你可能会觉得,是因为第一个故事很离奇,所以很容易记住。第二段话里都是术语所以记忆比较困难。但实际上我们想表达的内容,大部分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情节,平淡的内容如何让人记住呢?
锤子科技朱萧木在坚果Pro2的手机发布会上,锤子科技的副总裁朱萧木在讲解手机系统的无障碍模式时,这样说道:目前,我国残障人士总人口总数达到了8502万人,占总人口的6.35%。
通过这段对于残障人士数量的描述,我们能感受到我国的残障人士不少,但是到底多到什么程度,还是很难直观的感受出来。
于是,有汇报经验的朋友们可能要说了,演讲肯定是要配PPT的,画个饼状图就一目了然了。这个办法可以,但是看着一个饼状图,看到饼状图上标注的颜色差异还是感觉这个数据冷冰冰的,和我并没有多大关系。
那该怎么办呢?有没有更高阶一点的办法呢?
朱萧木后来又说了个比例,全国姓张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3%,你想想你身边的张大哥、张叔叔、张小弟… …是不是一下就感受到6%是个非常庞大的比例!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总结出一个规律:
抽象的描述不如有数据的情况清晰;只有数据不如用图表图片效果好;更高阶的方法是用大家都熟悉的,最好是用对生活有影响的事情来说明你想表达的内容。
实际应用:
想表达饮料中含糖量多
A 一罐335ml的可乐中,约含糖37g
B 一罐335ml的可乐中的含糖量,相当于10块方糖
明显B的表达要比A的表达更容易让人感受的到,含糖量高,并且很容易联想到吃10块方糖齁(hou)儿甜的感觉。
c-直接上图对比结语:
从一个小改变开始,熟练的使用形象化的类比、视觉化的展示,让说话不只是自己的表达,也能很好的传递给用户。
今日复盘:
注意照片及头像传递的印象。
1、今天看到一个app的首页头图推荐了一个和健身相关的内容,但是主讲老师穿的是比较正式的服装,并且因为海报的配色把老师的脸p的很白。
既不能传递出健康结实的感觉,也没有体现健身所匹配的专业度的感觉。
2、经常要要在微信上和各个领域的老师沟通,如果不是通过线下认识的,第一印象基本上就是微信头像。微信头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要保证头像原本的清晰度,因为头像上传的时候会被压缩,如果原本就不清晰看着就会更模糊。
b-形状,不要选择已经被压扁或者被拉伸过的照片。
c-图片内容,符合自身定位。
金句:
那些优秀的人不是会的方法有多么高级,而是在于把简单的道理用到极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