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 Mobile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达到11.38亿,增长进一步放缓,整个2019年1季度,MAU增长只有762万,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长幅度下降了300余万,3月份同比增速更是首次跌破了4%。
另一方面,易观数据显示:从2014年Q1到2017年Q2,天猫平台获客成本涨了62.5%;从2015年Q1到2017年Q2,京东平台获客成本大涨164%,两者均突破250元大关。
2014年Q1-2017年Q2天猫和京东ARUP值(图片来源:易观)以上两组数据不难看出:整体流量增长乏力,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这也正是私域流量遭疯抢,一夜之间,所有企业如同饿狼见到肉一般盯上了私域流量的原因。
一、私域流量 Vs 平台流量
有些文章给“私域流量”这样界定:私域流量池里的用户是自己的,可以反复利用,免费触达。
与之相对,百度、淘宝、京东等公域流量平台上的用户只是流过,需要花钱去买,而且越来越贵。广义来讲,私域流量池平台包括公众号、微信群、个人号、头条、抖音、App。
实际上,如何界定是否是私域流量,判定的标准是流量所有权掌握在谁手里,在平台手里,那就是平台流量,在个人手里那就是私域流量。
按照这个界定的话,从我们开始接触互联网就存在私域流量,比如:早期的BBS、个人站、QQ、QQ群、再到微博、微信、微信群、公众号、媒体号、抖音、快手等等。
产品是承载用户流量的工具,即使用户分布在不同平台,但只要是在个人手里就是私域流量,比如:微博早期的大v,抖音的达人等都通过平台的流量红利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得流量者得天下,有了流量才能进行下一步转化。
公域流量(平台流量),线上流量有:百度搜索、神马搜索、360搜索等网站搜索平台;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今日头条、腾讯新闻、趣头条等内容聚合平台;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抖音、快手等视频内容平台等。
这些流量有显著的中心化特点,流量大小取决于平台的分发供给,流量的分配权在平台手中,平台会出台流量获取的明确规则。
这个界定是否抓住了私域流量的本质暂且不说,有两点我能确定的是:
1. 私域流量不是新的产物,而是当下的环境把它推到了聚光灯下,他不是解决流量贵的救命稻草,但却是一个新机会。
2. 私域流量不等同于微信流量,淘宝流量,更不等同于微商,这种理解是狭隘的。
公域流量跟私域流量最大的差异点是:用户的归属权在谁手上——公域流量用户属于平台,私域流量用户属于个体。
举个栗子:公域流量好比大海捞鱼,虽然我们捞了鱼,但是鱼还是大海的,私域流量好比自家鱼塘养的鱼,想什么时候捞都行,而且鱼塘里的鱼还可以再进行繁衍,所有的鱼也是属于鱼塘的塘主。
二、私域流量的 CRM
5月29日,微信发布新规,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严打外挂违规号,据称半小时内封禁3000万账号,一批运营私域流量的账号和微商纷纷中招,部分群控服务商暂停服务,但也难逃大量账号被封号的一劫。
6月25日,天猫宣布“旗舰店2.0升级计划”,强调会帮助商家从对“货”的运营全面转向对“人”的运营,从单节点的模式走向多维度、多产品的运营。
阿里的从人找货到货找人,也是借鉴了微商以及拼多多的模式,意欲盘活天猫7个亿的流量。
前面讲了,因为流量成本高,所以大家才想到要做私域流量;通过微信获取私域流量的红利期是2015~2017年,玩家们属于“闷声发大财”,把用户通过电商导入到微信,比较普遍的就是微商模式。
2017~2019年,受有赞、拼多多等微信电商平台的影响,淘宝店家也加入了进来,在淘宝上买东西,会收到印有二维码的小卡片,确认收货后店家会留言给用户,加微信或写好评可以返X块钱红包。
2018年底到2019年起,投资市场开始跟进私域流量池的工具,很多关于私域流量管理的工具应运而生,这个工具类就是私域流量的CRM。
微信私域流量管理CRM,例如:有虎赞、聚客通、奥创灵灵狗、爱客微管家、南讯多谋等。
这些平台大多有两大类功能:
一块是数据管理功能,比如用户画像数据、日常运营数据,比如客户来源、性别、地区、是否购买产品、购买数量;每日增粉数量、会话统计等。统计销售的出单数据情况,可统计员工微信个人号上的财务转账往来。
另外一块是日常运营功能,聚合聊天一人多号、自动回复、快速回复、群发消息、清理僵尸粉等。通过CRM管理后台,可以帮助企业完善用户画像,对用户分级分层进行精准营销,提升触达的效率以及效果的同时,也能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
圈子的CRM。知识星球(原小密圈)、小打卡、微密圈、小红圈等等私域流量变现及管理工具也在布局。这些产品在初期都会不同程度上打破平台化,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现阶段安安心心的作为一个工具的角色。
这些工具的共同点是:
每个圈子的用户体系独立,功能模块定制,有一些常用的运营工具可以选择,便于对私域流量的促活、转化变现;
打破了微信群/QQ群的人数限制、分享限制,圈子人数不仅限于500人,庞大的圈子可以汇集上万乃至更多用户;
内容、社交、付费交易在圈子内形成闭环,在圈子自身的生态圈内犹如平台,完全可以自运转,小生态内循环。
其他平台CRM、抖音、快手、头条、大鱼号、简书、微博等等都有类似的用户CRM后台用来管理用户数据,从而进行精准营销触达。
私域流量的CRM作用,除了运用工具对用户基础数据、行为数据、消费数据有了解外,还应该针对私域流量用户的不同标签给用户提供创新式的个性化服务,吸引新用户,维护老用户,将老用户转为忠实复购用户。
三、私域流量的下一站
当所有人都在谈某个事情的时候,说明你已经错过了爆发式增长期,其已到达极限点,私域流量红利期的裂变式增长时代结束。那么,接下来的比拼是自有流量的积累及流量资源整合的运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线下赋能线上私域
为什么叫线下赋能线上呢?
当线上流量获取成本高于线下的时候,线下的自然流量入口便可逆向赋能线上。线下实体店有得天独厚获取自然流量的优势,比如:餐厅、旅游线下门店、超市/便利店等。
举个栗子:全家便利店会员升级,升级前报手机号就可以积累积分,但今年全家做了会员升级,会员需要下载APP扫码才能积分。过渡期间,手机号跟APP都可以使用,直到最后只能通过APP积分,全家成功将线下的自然流量用户转移到线上,将流量线上化、私域化。
这样的好处不言而喻——除了用户数据更加完善,能主动触达用户之外,全家则除了线下门店的实际经营外,多了一条线上流量变现之路。
很多时候,企业及运营人员把流量盯在了线上,忘记了线下还有很多门店的自然流量可以利用,即使不像全家这样直接切到APP,从个人微信号开始,打通线下与线上流量通道,是整合私域流量的途径之一。
2. 私域流量联盟化
随着私域流量的发展,未来可能会产生流量联盟——私域流量联盟。类似于早期的网盟,未来,私域流量的拥有者们应该以更开放的视角、格局看问题。
现阶段可能坐拥着几百万上千万的流量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但长远的角度来看,私域流量的实际拥有者还是各个平台,一旦被封号之前积累的流量就不复存在。
因此,私域流量拥有者一方面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把私域流量整合到自有平台,另一方面就是与其他私有流量拥有者做流量整合,让流量基数变大,增加流量变现途径,找到第二曲线。
现阶段类似在做私域流量联盟的应该是MCN机构,他们整合了大量的网红资源,每个网红达人都自带私域流量,通过广告主需求进行任务分发,让达人的私域流量变现。
不过,MCN的联盟也只是很小的一个分支,后期的私域流量联盟定会是一个庞大的整合资源的机构。
另外,还有S2B2C的电商平台,整合微商流量与品牌方合作,沿用“货”找“人”的模式,把原有微信的私域流量导入自有平台,将私域流量重新聚合,进而进行私域平台化迁移。
四、小结
现阶段,想要零成本获取大量私域流量是不可能了,但企业/个人有意识开始迁移平台流量,搭建私域流量池还是很有必要的!
其一,节约自身获客成本,通过对老用户的维护,精准化营销触达从而提升LTV(life time value客户终生价值);
其二,私域流量再次利用,除了自身利用之外,还可以帮助同类用户的异业品牌主将获客成本降到平台流量的十分之一或更少,相互成就,达成共赢。
最后,不要迷恋私域流量,未来的某天,私域流量也会向小平台流量转变,只是时间跟量级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