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到现在,也还是和“熟练活”。可这种练了好久的活儿,都对了吗?
未必。
就拿《浏阳河》来说,从开始学就做不到流水感,几个老师不同版本都从各个角度讲了又讲,仍然不到位。
昨天看易老师带练,提了一个观点:快板2就两种模块,如何提升,2对2强调右手大指,其余三指弱弱弱。如何做到呢?右手大指食指都搭弦,大指用力快速过,食指自然弱,但要保持小关节弯曲发力不能虚。左手控制很轻。如此不换弦弹个两分钟,直到所有要点都做到位,然后走弦坚持三分钟,休息。再重复……
真的要坚持2分钟3分钟,一百遍完成了。直到完全熟练掌握。
同样其他有问题的节奏型,双手配合等等,都要这样一一克服。
就像之前不熟练的琶音放手问题,不是先放大指不行,而且影响后期准确性和提速。做不到就慢放,只放手型,不弹。直到一放就准确,手指的肌肉记忆也形成了。
“知行合一”。细细想来没几个问题,即便有,一周解决一个,来回重复熟练,也远远大于囫囵吞枣。
看到之前学得很好的小伙伴,4.7的按音还是做不好,每次需要都很弱地凑合一下,严重影响整体完成度。
如果刻意练习一下,不是就自信多了吗?
“慢就是快”“沉下心,做下去”。不急不躁,认真踏实,没有学不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