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陷入一种人云亦云的疯狂模式。
比如各大商场里的某奶茶店大排长龙,人们花一两个小时只为喝一杯网红奶茶,拿到手赶紧拍下发个朋友圈:我今天也喝到大名鼎鼎的奶茶啦~
比如火遍朋友圈的手机游戏,动不动就拉上几个好友,随时“开黑”,一局下来,又是半小时。
我问一个朋友你为什么喜欢玩这个游戏,他说:因为很多朋友都在玩啊。
原来,他们选择做一些事情的原因,仅仅是其他的人都在做,而没有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要去做。
我相信,你的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人。
并且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不经思考地做过某些事。
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那么,到底是什么抢夺了你的思考能力?
1抢夺注意力的低劣产品
打开微博,一些流量明星的综艺、电视剧铺天盖地,更有甚者,还是抄袭的。
我们都说,一部好的作品,是会有它想要表达的东西的,甚至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想、见解。
然而一些天天上头条的电视剧,主演要演技没演技、制作方粗制滥造,更别说电视剧会给我们传达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了。但是,拥趸者的队伍,依然庞大。
也许会有人说:管他有没有思想,有没有抄袭,我看着开心就可以。
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只会是“愉悦感”的奴隶。既没有原则,又不动脑子,体验了短暂的欢愉,也带来了长远的空虚与无聊。
我们的时间都那么宝贵,为何要陷入无意义的狂欢里?
在观看作品前自己判断一下,选择不反智、能引发思考的优秀作品,拒绝没有诚意、粗制滥造的作品。
博尔赫斯的小说《永生》里说:没有比思考更复杂的享受了。
思考,也是一种享受,娱乐消遣,也要把时间浪费在能让你思考的东西上。
2不规范且低幼化的语言刺激
如今,“我也是醉了”、“233333”、“老铁扎心了”、“6666”,诸如此类的网络用语颇为流行。
虽然,这样的语言看起来轻松有趣,但依然有两个特征,一是不规范,二是低幼化特征明显。
一个经常使用这些用语的人,思维能力一般不会很强。
不要觉得危言耸听,或者夸大其词。因为语言塑造了我们的思维。一个长期说低幼化语言的人,思维能力必然也是低幼化的。
如果一个人评价一部电影,只有“好看”两个字,却说不出它到底为什么好看,那不是很可怕?
语言习惯有时候会反向塑造了我们的人格。现代社会中,思维能力低下的人注定无法抓住关键的机会,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因此,平时要习惯性地阅读一些优秀、有深度的书籍、文章,并锻炼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用更多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避免低幼化语言的潜移默化。
3没有目标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
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25年内一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领袖精英;
27%没有目标的人,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你看,没有目标的人只剩下了抱怨。
拥有目标的人,才会去判断自己需要做什么、才会去考虑、评价自己走的每一步。
所以,你要找到一件你能从中达到成就感、幸福感的事,然后把它安排进每天的日程中,让它帮助你对抗平凡、索然无味的日常生活,让你保持头脑的清醒。
就像动漫《银魂》里所说的那样:
一心一意去思考去追求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物吧,这才是通往成功的最佳捷径。
罗素说: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
或许正因如此,思考力成为了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重要因素。
信息泛滥的时代,只有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才不会被外界纷扰推着走而浪费生命,才能保持清醒,做自己需要做到事。
借用《美丽新世界》里的一句话: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本文由“诗意诺言”发布,2017年11月2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