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明白人际市场的“等价交换”原理,有时似乎又不明白,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际交换市场与一般的物品交换市场有何不同?一般的物品交换,基于的原理是我有你无、我无你有的原则,我有小麦,你有橄榄油,于是交易完成。交易的价值基于我们之间的市场环境。可是人际市场呢?是拿我这个家庭的综合实力来交易同等水平的其他人家吗?那我期待得到什么?我的另一半又期待什么?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结婚期待?
差异性在两性吸引力上确实是很重要的,对方的不同对于我是稀缺性资源,于是他的价值就升高了。比如我矮小,对方高个子,魅力值就增高了。比如我感性,对方理性,魅力值再提升。比如我赚钱能力一般,他赚钱强,比如他缺少空闲时间,而我是教师,闲暇时间多,可以更多帮忙照顾家庭。比如他学历低,而我学历高,能够更好地教育小孩。比如他城府深,我单纯。比如我方向感不好,没有规划性,他都行。这些都是魅力啊。所以最后都是各花入各眼,因为每个人缺乏的东西不同,欣赏的点也不同。
然而差异性还是基于同等水平的能量,也就是相似性,有相似性,才能聊得来。水平相当,才能彼此不感觉掉价。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不应该更差。娶到这个老婆,生活不应该更差。这依然符合“强强联合”的婚姻本质。
其实,婚姻就是两个男女决定组建一个家庭,一起过生活。爱情占据多大的比重呢?婚姻如果是一种生活契约,那么俩人配合默契也就够了,何必奢谈爱情呢。所有爱情到了最后都变成了亲情。也许若干年后,因为他的独特,我们依然彼此欣赏,彼此珍惜,那就是美好的结局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