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八章)
本章着重介绍了孙少平父辈的那些事情。
孙玉厚,孙少平的父亲,一位颇有胆识的老实巴交的农民,这样说起来似乎矛盾,但从他的生活经历看,确实是两者的统一。孙玉厚十六岁丧父,丢下他,他母亲和他弟弟相依为命。从那时起,孙玉厚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里里外外操劳。在他二十二岁的时候,他和一个穷人家的女子结了婚,虽然日子穷得叮当响,但也算家庭和睦。为了维持生计,孙玉厚在冬天农闲的时候,帮助一家商行翻山越岭贩卖瓷器,给商家挣了不少钱,自己却只得了一点工钱,这也是他为人忠厚的表现吧。就在他挣了这点钱后,他做了一件有魄力的事情,要供自己的弟弟孙玉亭上学,这在当时算是有远见的目光了。他在心里盘算着:“他家人几辈子没出过一个先生,睁眼瞎受了多生气啊!从古到今,世界说来说去,总是识字人的天下。”他想把孙玉亭造就成孙家的一个人物。为了玉亭上学,孙玉厚没少费劲,还是拜托了一位拜把兄弟,把孙玉亭送去读书了。让他欣慰的事,孙玉亭初中毕业去太原当了工人,这总算是孙家第一个在门外干事的人,这些年的幸苦也没有白费。
不过,还没好好享受到孙玉亭当工人带来的荣耀呢,孙玉亭突然跑回家死活不愿意去工厂上班了,抱怨工资低,要回来务农,并要他哥给他娶个媳妇。孙玉厚看到玉亭这样没出息,也是没办法。不过他没有迁怒这个弟弟,而是心平气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给弟弟找个媳妇,这成了孙玉厚的大事。尽管家里那么困难,但总算是把孙玉亭的终身大事解决了,并且把仅有的一口窑洞也给了弟弟,这样的哥哥哪里找去?孙玉亭啊,你真幸运。
孙玉亭,孙少平的叔叔,自从回乡务农,家里的日子是穷得没边没沿,不过孙玉亭不在乎这些,而是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工作中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这读过书的人啊,就是不一样,肚子都填不饱了,却还在追求精神上的快乐,值得“学习”。在作者的笔下,总是用一种调侃的语气在刻画孙玉亭,他的出场,会带来一些轻松,却也有一丝的心酸,在那个沉重的岁月里,精神上能保持快乐,这也是一种乐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