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8月开始,放慢了玩香纱的节奏。
工作忙、压力大、学习新媒体运营是主要的原因,次要的原因则是觉得自己需要沉淀,已有的对香云纱和桑蚕丝面料的理解明显不足,对款式与人的关系的把握能力更显不足--也就是,不能给朋友们提供很好的服务。即便只是自己玩玩,也需要提升一个档次。
于是,在碎片时间里增加了学习的时间,不论是面料知识、款式设计、形象设计、色彩运用,还是人体结构和性格趋向,都成为学习的内容。
真正触动我的有两件事:一是有几位香友在半年的时间里,将所有的服饰都换成了香云纱,理由是认为只有香云纱才配得上自己。但狂热期过后,开始审视自己的那些美衣,又觉得怅然若失。二是有位浙江的香友,对我特别信任,每买一块布,都要跟我研究一阵。我觉得这缘于她对自己审美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质疑。
而从我自身来讲,因为偏西式的职场着装与纯中式的日常着装需要无缝对接,便觉得审美也进入一个瓶颈。
早晨浏览公众号文章,其中一句话将我打动:我老了,可以以一百种方式生活,但我的心是年轻的,它还是弹奏--爱情的主题,死亡的主题。
其实,人老心不老才是每一个人应该追求的生活。它不关乎钱财,无关于家庭背景,只要你想,心态随时都能调整。作为50+女子,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用良好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外加穿搭上的自信大方,让自己不陷于年龄的桎梏,活出自己的精彩和美丽,是一种必然。
因此,是时候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时尚完美地统一起来,如果还能给周围人更好的着装建议,让每个人都美起来,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就这样,我认真学习起来。
最近几天,觉得是时候开启一个新的阶段了,趁着思路清晰,准备开个新栏目--香韵课堂。
第一课,就给大家介绍这款命名为宽容的棉服。
北方的三月,春寒料峭,穿羽绒有点儿厚,穿长款棉服又有欠轻盈,穿羊绒大衣又稍有点儿冷。这款棉服就刚刚好。
因为包容性特别强,里面套西服也很服帖,正适合我这种随时可能参加会议的人,脱去棉服,春风入室,心情爽利。
这棉服的来源是陌上家的抱琴,原版是香云纱拼羊绒,偶然的机会套了下朋友桦林的成衣,觉得柔软舒服度都很好,最让我动心就是它的包容度。于是,一直就想弄一件。去年年底偶遇到绗缝的羊绒絮片,剪了1米多,打算做套棉衣裤。
料子送到师傅那里有一阵子,因为她太忙,一直没有动工。春节之后的某天,在淘宝直播间看到故宫文创的真丝面料,料子的主题是闹元宵--黑底金色和橙色的意境图画,让我想起了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扯了两米。收布时,恰好另一块橙黄渐变色的香云纱重缎也到货了,这两块料子拼接起来正适合这件棉服。
主意一定,我向来是不犹豫的。师傅也是神速,一周之内就做了出来。
黑、金、橙、黄,加上故事性的面料内容,组合出一幅很喜庆的画面。前片大身两种面料拼接,自然形成两只宽宽的大口袋,前门襟一粒琵琶盘扣,我配了颗珍珠,作为小小的点缀!
早晨上班,披上它,里面套了件油丝提花的小上衣,配了红云缎皮子的微喇裤。推开楼门走到室外,自觉很轻盈,也很帅气。
棉服的容量很大,又是连袖,适合所有身材的美人儿。里面即便搭件绞花毛衣也还有余量。怕冷的美女,可以配条黑色香云纱薄棉裤,更是妥妥的。
中式传统的料子,中国节日的寓意,中式做工,穿着它默默徐行,并无一人觉得违合,这是我要的着装感觉。
但是看到我的人,肯定轻易就会得到一个结论--这个女人有点儿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