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英华,斋号冬青阁,1970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现居北京。职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清华美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一霍春阳工作室,师从霍春阳、郭石夫、李魁正、吴悦石、李志向等国画名家。
董英华先生以彩墨山水画为其主要特色,他的彩墨画与中国现代美术相结合。很好的把中国山水与彩墨相容,诞生出董英华的代表作《彩墨山水》。董英华先生在2016年进修施云祥彩墨山水班(清华美院),之后又拜入著名书法家李善祥门下。并被李善祥老师收为关门弟子,作品曾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媒体报道出版,并被国内外友人收藏。
作为龙江人的骄傲,董英华先生的成就也是非常显著。现为: 北京无极堂书画院副院长、心远斋书画院副院长、文化部中国书画院院士、霍春阳传统艺术研究会会员。
董英华先生的绘画之道,以及他作为当代彩墨画一个象征对我们时代与艺术所惠泽的福祉,还需要更宏阔的视野与更延绵的时间之维。董英华生并不从属于艺术家中的一类,而是一个真正的画家。他与艺术史的相谈契阔铸造了恣肆抒情和沉吟思索的金币,一面是诗人的血肉,另一面是学者的精魄,其中沉淀着抵达元素的能量。
这种艺术的能量澎湃涌动,往往造就两种艺术的行者:悟道者和苦行者。前者的血液中充满着对自然之道的才华和任意的挥洒,比如吴道子、徐渭,他们的轨迹如彗星般璀璨,他们的绘画是热情洋溢的;后者的身影则如同苦思冥想的苦行僧,在艺术的高山上艰难的爬行者,例如文徵明、董其昌,他们的步履并未展示出绝世的风采,反而在一张张画卷上打磨出人性情感的光辉。董英华先生的气质亦如后者,展示着登临画家高峰殿堂的自控力和传承精神。
具体来说,20世纪的中国画艺术,无疑面临着某种内在的窘困,即当代传统情怀通过国画传达的方式,被现代化的西方思想浪潮同化淹没在思潮之中,传统的风格与情怀如何涵化更新,已经成为当代画坛的主要问题。
那些远行者,有些选择折返,有些驻守原地,董英华先生则以笔墨、颜色、汗水力求搭建通往彼岸的虹桥。这座桥梁当然不能是单行线,它需要在古典与当代、自我与他者、东方与西方之间酣畅通行,需要能够足够踏实的质地,以及艺术大地的标本意义,而这要求路径的设计者拥有缜密的审视,孜孜矻矻地经营,和对图像经纬夕惕朝乾的编织,换句话说,新的美学和新的咏唱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的再造,还取决于对艺术语言脉络的俯视和提纯。
正是董英华先生的不断努力和实践,在各种问题和矛盾找到解决之道,才有了董英华先生的彩墨绘画之道。而董英华先生的大道正是在当下把情感借以一种具有雕刻家的力气,从硕大混沌的体量中,冷静地凿刻出缪斯的样态,主动地竖立起明朗和隽永的碑刻。这才是中国彩墨画之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