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樊登读书福建管理中心徐君宝,这是我的第542篇文章(2020年2月2日)。
第五章 利他
村田忠嗣的践行体会:“每天帮助他人,令人快乐。人生的目的是令人满意与喜悦,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贪婪”换个说法,就是“过度强烈的利己之欲”。
“野心”和“志向”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自己,后者是为了他人,即“野心”是利己的,“志向”是利他的。
要打开智慧的宝库,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彻底利他;二是付出极致的努力。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智慧的宝库就会向我们敞开大门。
这个宇宙有维持万物平衡的法则,所以我们的“付出”与“接受”是否平衡,极大左右了我们的成功。
这个平衡法则就是各位听过的“因果法则”。
一味接受别人的馈赠或好意,就会逐渐被对方厌恶和疏远。反之,一直为对方付出,就会为对方喜爱,也会受到周围的人的善待。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付出的一切都会返还到自己身上,这就是因果法则的作用。
做个“有求必应”的人,人就会幸福。也就是说,做个“有求必应”的人,能够出人头地获得成功。
不要觉得“工资太少,多干活儿,钱也不多拿,太吃亏了”。让我们常常保持亲切的笑容,积极地响应他人的请求。这样你绝对会幸福。
视野宽广,看见的东西就多,可做的事也变多,做事也渐渐得心应手起来。
要想扩展视野,就不能只考虑个人,而要在脑中意识到“所有人”。也就是说,不要利己而是利他。
如果不实践,学习就毫无意义。
经营者决不能做甩手掌柜,在下属做不到的时候,应该适当地给予指导。还有,要根据对方的心性及工作能力,给予与其水平相当的实践机会。这一点也很重要。
我是个有“双重人格”的人,因为我既严厉又和蔼。仅看到我严厉一面的人,大概以为我是个非常厉害的人;接触过我和蔼一面的人,大概觉得世上难得有这样温和善良的人。
“你受员工的爱戴吗?”“你能对员工说出严厉的话吗?”
严于律己,严以待人。大善似无情。
人们常对我说:“你对员工这么严格,他们竟然不辞职。”
我向老师学习经营和做人,对员工的培养方法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变得严格多了。
“脱掉心灵的内衣。”
不懂并不可耻,不会做也不可耻,不去做才可耻。
真心希望对方成长,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工作能力,鼓起勇气把对方的“皮”扒下来,这才是真正的爱。
经营者是“养活员工的人”“承担着抚养员工义务的人”,不具备这种心态与能力的人没有资格做经营者。
真心为员工考虑的经营作者根本不会随便雇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