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菲老师新作《深山已晚》有感
这是一本适合慢性子读的书。光是书中出现的鸟名、虫名、鱼名、树名、草名、花名,就由不得你一目十行。倘若是想偷懒忽略了它们,后面的文字便会读得失去滋味,少了许多深意。这就好比我们总是要先记住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才会去倾听或注意关于他的特性、品质和故事一样。
所以,即使不是慢性子的人,也要舍得拿出大把的时间和耐心来慢慢地阅读这本书。虽然我也对那些花鸟虫鱼树木野草一无所知,但我确信我一定是与它们中的个别或者一些见过的。许是在某座山丘、某片荒野、某个森林、某条河流,只是我从不曾识得它们罢了。
作者傅菲说,他有自学过植物学、动物学以及客居山林一年多。所以他才如此熟谙这些自然中的生灵。我以为这是一位作家为写作所做的功课,也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高等生命匍匐于大地真切地观察、感受其他生命的虔诚与敬意。
人类终是属于自然的,而不是自然的统治者。人有四季,花有春秋,草木枯荣,日月轮流。人和自然中的所有生物一样,有来处,有归宿,有行走,有停留。区别在于,我们可以自如地表达、扭转和控制自己的意图、思想、情感。这是我从该书中读出的一层意思。
而另一层意思,我觉得这本书除了需要慢慢读,更需要静心读,方能悟出。因为我们不仅要好好感受作者文字的诗意,更要悟透其借助笔墨杂糅在文字里的情与理。有人说它堪称中国的《瓦尔登湖》,我以为是有道理的。
确实,《深山已晚》在提醒大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一种至关重要的生活哲学与做人态度。
“其实,人世间也没有那么多东西需要追逐。很多美好的东西,也无须去追逐,比如明月和鸟声。
活着,无须太悲观。人生还有什么比看见日出,更美好的呢?
生活其实无趣。人也无趣。但无趣的生活,得过得有趣,需要从枯燥乏味的日常之中,发现和寻找生趣。
我不害怕孤独,孤独是人最奢侈的礼物。在大自然中,孤独会衍生为生命的反省,和对生命的热爱。
爱一个人,可能爱越深受伤越深。爱大自然,我们得到的是无限慰籍。”
诸如此类,书中很多。常常在作者笔触的不经意间出现于我们眼前。
作者甚至说“我理想的生活就是每天就是种树、种菜,烧饭、吃饭。”寒了,烧一壶山泉水,泡一杯苦茶;空了,砌一座小石院,垦一畦菜田;倦了,拿一本纸质书,寻一处密林。以及依据时令种种菜,养养花,按照气象植植树,喂喂鱼,机缘巧合,偶然碰上了,便细心照料些来觅食的或受伤的鸟、雀、鼠、猫之类……
看似返璞归真桃源般的生活,却未必是人人都能望之及之。倒不是心不往,而是力不济。早已享受惯了快捷支付,美团外卖的当代人,还有多少是辨得出韭和葱,使得动锄和铲的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我们,若是去了乡野,恐怕光是喜欢缠住裤脚的荆棘藤条就够我们恼怒的吧,何况各种厉害的蚊虫蛛蚁,再在身上叮出一两个包就更不堪忍受了。
人类的进步就是这样的吗?我们一步步告别了泥土,猪羊牛粪,鸡鸭鹅屎。我们终于摆脱了黑夜里唯有依靠星星给予光亮。我们好不容易跻身于霓虹灯下的车水马龙,栖居进了城市的高楼大厦。然后,我们生疏了我们曾在土地中练就的技能,我们遗忘了自然赐予我们的天赋。
如果有朝一日,我也置身与一片“深山”,我该如何恰然自处?或许,《深山已晚》会是一份最体贴的指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