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浙江走马,12.浙江博物馆之武林馆区

浙江走马,12.浙江博物馆之武林馆区

作者: 井水_6917 | 来源:发表于2021-03-30 08:42 被阅读0次

    12.浙江博物馆之武林馆

            我是在丽水站坐19点27分的G7496次列车到杭州南站的,到站时间的21点03分,期间一共运行了一小时三十六分。列车快要到达义乌站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纠结,下?还是不下?这是个问题。就在纠结中,列车进义乌站,又开出,心里的那份纠结,这才慢慢平复了下来。这个世界上值得我去看的地方有很多,余生也短,我不可能把他们全部看完。抱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今天是十月十九号,时间也才刚过了晚上九点,杭州的天气不冷不热,非常舒服。只是杭州南站比较偏僻,附近虽然也满是高楼大厦,灯光辉煌,但行人了了。可偏僻也有偏僻的好处,比如,我就是在杭州南站附近吃饭的时候,听从饭店老板的引荐,找到了一家装修和设施都比较不错的酒店。因为己经晚上十点多了,他家的房间闲着也是闲着,最后,以八十元的价格拿下了一个标间。这是我几天以来住过的最“豪华”的一次宾馆。 前几天,我都是住的民宿或客栈。单人间,虽然都还干净,但说实话,设施什么的,还是非常老旧的。

            这八十块钱的豪华标间,钱还真没有白花。一住进去,我就把身上所有的衣服,还有鞋,全洗了。袜子己经露脚指头,扔。

            光着屁股躺在床上,想着明天早上出门的时候,衣服和鞋子肯定不可能干透。衣服,我有备用的可以穿,但鞋子就只能湿着穿出去了。睡觉!

            太累了,再加上睡得晚,一睁眼,己经早上八点。

            慌慌张张起床。洗完澡,把没有干透的衣服收拾好,穿着半干半湿的鞋子,退房,直奔杭州南站。我要在这里坐地铁五号线,换一号线。目标,西湖。

            事先,我是看过高德地图的,坐一号线去西湖,应该在龙翔桥下车,因为这里离着湖滨最近。可那天我不知道怎么了,鬼使神差的,竟然坐过了龙翔桥两站,在西湖文化广场站下了车。出了站,再看高德地图,才知道下错站。细看地图,发现浙江省博物馆就在西湖文化广场,这才稍稍定下了心来。也罢,先看浙江省博物馆也好。

            浙江省博物馆比较有意思,分为两个馆区,在西湖文化广场上的这个是武林馆区。武林,是杭州的旧称。浙江省博物馆还有一个馆区,是西湖边上的孤山馆区。

            我去浙博的时候,正好九点,人家刚刚开门。我应该是当天的第一个客人。看到大厅里摆着好多浙博展品的介绍,我就顺手取了一本,浏览了一下各展厅主要内容。然后沿参观路线对全部展品进行走马观花的同时,又按图索引骥,对浙博的十大镇馆之宝进行了重点观赏。

            浙博最主要的展厅是越地长歌,这也是按年代顺序布置的浙江历史说明。所谓浙博的十大镇馆之宝,大部分在这个展厅。

            浙江史前时期河姆渡文化发现的双鸟朝阳纹牙雕。一片梳子形状的象牙片上,刻着几个同心圆,周边发散着发芒,圆的两边有两个象鸟一样的图案,还钻了六个小孔。这个东西好象是个中国人都应该很熟悉,因为中学的历史课本就有图片,而且还发行过邮票。原来,我一直以为这东西挺大的,因为是象牙做的。可到了现场一看,差不多也就是女人的一个巴掌大小。

            良渚玉琮。这个东西对于我来说,应该也不算是稀奇。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我曾经多次去过,里面有好多组的良渚文化玉琮。关于这玉琮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专家们众说纷芸,现在好象也没有统一的结论。去年年初,我去成都的时候,在金沙遗址博物馆见过跟良渚文化一样的玉琮。四五千年以前的良渚与三千年以前的金沙之间竟然有文化上的传承与接续,这个还是挺让人费解的。据说,浙博展出的这块玉琮,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号称“琮王”。

            战国越王者旨于睗剑。据专家考证,“者旨”是“诸稽”的通假字,音“朱计”。而“于睗”是“与夷”的通假字。这个“与夷”,是越王勾践的儿子。这把越王者旨于睗剑历两千多年不锈不蚀,连剑鞘都完整如新,堪称剑中的极品。完全可以和我曾经看过的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并称越剑双绝。

            战国伎乐铜屋。战国时期一个用来陪葬的青铜小房子,里面跪着六个裸体演奏乐器和唱歌的小铜人。这个小铜屋模型非常直观地让我们知道了战国时期房屋的样式,而这六个光屁股跪着吹拉弹唱的小铜人却让专家们想塌了脑子。他们在干嘛?演奏音乐为啥要光着屁股?呵呵,搞不明白。

            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1965年的时候,浙江温州白象塔快要塌了。经过批准,专家对白象塔进行了拆除。结果,拆出了四十二尊北宋时期的彩塑泥像。其中,有两件属于国宝级的彩绘观音像,一尊放在温州博物馆,一尊放在了浙江省博物馆。我看这尊观音像,大头长身短腿,双手合什,向后厥着屁股,面容沉静,身态袅娜,充满了女性美。只是头身比例微微有点失调。中国人,好象过去都喜欢大头娃娃类型的,无论是图画还是雕塑。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砚滴,也称水注,是给砚台磨墨添水用的,属于一种文房用品。从这件小巧精致的砚滴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还是蛮讲究情调的。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这幅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伟大作品有着十分清晰的传承脉络和万分跌宕的传奇故事。还有,根据这幅名画拍了一部电影,《富春山居图,天机》。据说,这部恶心的连杨丽娟都看不下去的烂片,硬是凭刘德华天王和林志玲美女的号召力,两天票房破亿。更重要的,这两亿票房里,还有我的贡献。后来我才知道,这部在杭州取景的电影,是人家杭州市投资的城市宣传片。妈的,不说了。

            还有,就是我站在这幅《富春山居图》前面,打开手机的语音导览,听讲解员介绍这幅画。讲解员说这幅画“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的缸鼎之作”。呵呵,讲解员念错了,应该是扛鼎之作。这个,真的不应该。

            《十里红妆——宁绍婚俗中的红妆家具》展厅。这个展厅,个人认为,是整个浙博布置的最漂亮的区块。一进展厅,就是复原的小桥和临水的木屋,一派烟雨迷离的水乡风貌。最重要的,也是浙博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是一乘清末民初宁波地区出产的万工轿。这个轿子轿身雕满花鸟虫兽,人物故事,而且还朱漆铺底,贴金彩绘,号称“天下第一轿”,曾经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宝藏节目。想象着能坐这台轿子出嫁的女孩该有怎样的家身?这可是花轿界的劳斯莱斯,而且是顶配版。

            在这个展厅里还摆放着一组红漆木桶,下面有说明:子孙桶。木桶为什么要取名子孙桶呢?心里纳闷儿。找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他们提了我的问题。一个挺漂亮的女讲解员回我:子孙桶一般是一组十个木桶,包括水桶、马桶、洗脚盆等等。是宁绍地区,也是江南地区女子出嫁必备的嫁妆,地位非常特殊。在送嫁妆的队伍里,子孙桶一般由这个女孩的亲弟弟负责运送,到了新郎家,新郎家里是要给钱的。

          哦,我明白了。这习俗和我们内蒙本地女孩出嫁时,嫁妆箱子由新娘的弟弟抬一样嘛!到了新郎家,新郎家里也一样要给抬箱子的新娘弟弟红包钱的。

            浙博的另外一件镇馆之宝在《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唐代的“彩凤鸣岐”七弦琴。这个琴牛逼的地方是上面有“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古琴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琴棋书画,琴是排在第一的。

          漫步展厅,耳边回响着悠扬典雅的古琴曲,是高山流水吗?是平沙落雁吗?是梅花三弄吗?好听,但听不懂。为什么在古代文人中曾经相当普及的古琴,到了今天却知音几稀呢?

            记得当年我刚上网的时候,小企鹅上跟一个叫负极的网友聊的挺投缘。我送过他一首藏头打油,现在还记得:负薪拽杖过竹桥,极目荆山云半腰。君且溪边听流水,好洗闲愁却尘嚣。呵呵,现代人,凡经过自觉的美学培养,能对中国古典美学意境产行审美感受的,基本都在职场为生存打拼。好不容易休几天假,还要为接送孩子上学补课操心。能够静日焚香独坐,闭目抚琴听音的,又有几人呢?古琴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己经随着这种文化的日趋没落,在事实上被人们抛弃。

            浙博还有一个展览《匠意生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浙江民间造型艺术》。我除了对松鼠、骆驼、花篮等竹编的工艺精细精美程度感到赞叹之外,对那些木雕、玉雕并没有什么特别感受,可能是平时看的这类东西比较多吧,

            至于那个《钱江潮——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我根本就没有进去。

            这个浙江省博物馆还是很牛逼的。由于我事先确定了参观重点,看完这些,差不多用了一个半小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浙江走马,12.浙江博物馆之武林馆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dw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