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遗憾
刘寄奴
我问一位在综合部从事文字工作的朋友:“为什么这一向不见你发表文章了?” 他呵呵一笑:“不写了。”
我吃一惊:“为啥不写了?工作忙吗?”
他又呵呵一笑:“不是。——是没有奖励了。”
我的心不禁一沉。
先前,为了强化新闻报道工作,激励那些“笔杆子”的新闻写作积极性,我们单位制定了一个《新闻报道管理办法》,照直说,就是写一篇新闻稿子,发表了,奖励作者多少钱——如此而已。奖励其实不多:在我的记忆中,也就是地市级的报刊一篇奖励30元,省级的一篇奖励100元,中央级的一篇奖励200元吧。中央级的奖励虽然高些,但是中央级的报刊我们这些作者哪个能上稿?所以中央级的那个奖励往往就是个“摆设”,只能过过眼瘾,不能吃到嘴里的。但好在《人民邮电》是业内最高级别的报纸,也就被单位领导视同中央级,因而单位里的那些“笔杆子”一年靠《人民邮电》也算是能稍稍尝到一点甜头。上边我说的这位朋友就是:他一年大概在《人民邮电》上能发表十来篇,屈指一算,也就是一年能“挣”上个两千多块钱吧。这在一般的小地市,可不是一笔小数字!现在单位取消了新闻奖励,无疑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我的这位朋友,也真难为他不郁闷。
“没有激励就不写作,难道你搞新闻宣传,就是为了那几个那几个小钱?”我问他。
他振振有辞:“单位既然没有了那几个小钱,我也就当然没有了我的那些个功夫喽!”
“不是还有稿费,也能算收入么?”我说。
“那一点稿费,算个屁。”他不屑地说。
我又叹了一口气。
我老家是河南三门峡的,我这几年经常回三门峡转。每一次我老家是河南三门峡的,我这几年经常回三门峡转。每一次回到三门峡,我都要看看那个著名的“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心驰神往当初修建三门峡大坝时的那个光辉的年代、壮阔的岁月。三门峡大坝是新中国在滚滚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坝,也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规划中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它于1957年破土动工,投资9.2亿,是武汉长江大桥的10倍。这样巨大的投资,这样史无前例的工程,在当时,真可谓是引人瞩目,轰动全国,震惊世界的历史大事件啊。它当然引起了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也牵动着新中国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心。大坝破土动工的那一天,《人民日报》还特特以“大家来支援三门峡啊!”为题发表社论,吹响了全国总动员的号令。——要知道,为一项工程的建设发社论,这在《人民日报》,也是开天辟地,历史上的第一回啊……于是,“无数中华儿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而来。有来自官厅、梅山、狮子滩等富有水电施工经验的精兵强将,有来自河南的民兵大队,有来自北京、上海各行各业的服务大军……”“为了加强领导,充实各级建设队伍力量,仅1957年一次就从福建调来县级以上干部200名,全国有50多个省、市300多个厂矿、企业为三门峡提供了支援……”(摘自《三门峡文史资料》1990年第3期)除此以外,党和国家领导人、水电部等相关部委领导也多次莅临三门峡视察指导;众多的知名人士、文艺工作者、作家、诗人也纷至沓来,采风观摩、宣传鼓动,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和动人的回忆……但令我万分遗憾的是,在迄今出版的各种有关三门峡大坝建设的报刊以及迄今保存的大量的翔实的史料中,我偏偏就没有看见过一例,或者是一个邮电单位的名字,或者是一个邮电工人的名字,具体从事过什么样的劳动,有过什么样的付出,做过什么样的贡献……
我曾经问过一位资深的文史工作者:“修建三门峡大坝时,我们邮电部门不会没有人参加吧?”
他说:“怎么会没有呢?……”
于是我只能在他的旁边,悄悄地,一遍一遍地摇着头,叹息着。
“不能因为那几个小钱,就忘记了我们作为一个历史记录者的责任!”半晌,我轻轻地说。
“你说什么?”我的这位朋友没有听清我的话,反问道。
我说:“历史一旦形成空白,就是遗憾,因为它很难弥补。”
朋友笑了,说:“那是,那是。”
然而直觉告诉我,我的这位朋友一定没有听明白我说的话,他最多不过是随便附和一下我的话而已,可是我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什么什么,“历史的记录者”?这么“高大上”的字眼?现在还会有人有这样的高度,说这样的话?……我笑了:我只能用这样的字眼来“自许”我自己,我怎么能用这样的字眼来“他许”他人呢?……
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问过这位朋友有关写作这方面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