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百年孤独》的时候,读了没几页就读不下去了,主要是人名太难记,读着读着就混了。然后就放弃了。
有一次听书,我才知道《百年孤独》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是不可多得的世界级名著,于是又找出来费劲读了起来。
这次我采用的是笨办法。我把书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的名字记在本子上,边读边理顺人物之间的关系,虽然读的有点慢,但是我发现我开始融入进去了。而且还有了想赶紧读完,尽快知道主人公命运的感觉。
看来,经典毕竟是经典,沉浸其中,让人欲罢不能,比网上的碎片化阅读舒服多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值得反复读,看来,我书架上的好书需要再翻出来多读几遍了。
以下为摘录学习:
小说的第一段话这样写道,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开头究竟伟大在哪里?
作者马尔克斯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叙述方式,他是站在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如果说时间是线性的,过去、现在、未来。那我们在开头第一句话里,就能读到三个时间点:“多年以后”说的是未来,“面对行刑队”说的是此刻,而“那个遥远的下午”说的是过去。就这一句话,马尔克斯打通了时间,真的是天才。
那同时这一句话,还带来了三个悬念:“多年以后”,意味着一把故事已经发生了;你想知道“面对行刑队”,那他干了什么事儿会被判刑?你想知道“那个遥远的下午”,父亲为什么要带他去“见识”冰块这种很平常的东西?好奇心已经让你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这个叫作“马孔多”的地方看一看了。
那这是第三个层次:它意味着不管是你还是马尔克斯自己,从这里开始,都被放置在一种非常单纯的客观角度上,你不属于马孔多,你无法进入马孔多,你也无法改变马孔多。所以,这个故事自行发生,它就变得更加孤独。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果然是很佩服。”那马尔克斯自己说:“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出这个开头。”
致敬经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