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为了啥

读书为了啥

作者: 锋华雪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3-03 18:56 被阅读0次

    看了刷爆全网的《人世间》,我顿悟人为什么要读这么多书

    樊登读书APP

    2022-02-24 18:32 · 樊登读书官方账号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人为什么要读书?

    央视热播剧《人世间》中,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

    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当书改变你的时候,你看这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

    这部剧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个人命运在时代背景下的变迁。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人们经历了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出国潮、工人下岗等一系列社会运动。

    在泥沙俱下的命运洪流中,他们改写了平庸的人生,拥有了过去不敢想象的生活。

    一座北方城市的贫民窟“光字片”中,聚集了艰难求生的底层民众。

    建筑工人周志刚一家,就住在光字片街道的第一户人家里。

    周家共有五口人,分别是周志刚夫妇,大儿子周秉义,二女儿周蓉,小儿子周秉昆。

    周志刚常年跟着工程队走南闯北,与妻儿聚少离多,收入也难以支撑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风餐露宿的艰苦,日复一日的劳作,漂泊在外的孤独,让他的两鬓早早染上了风霜。

    他不想让三个孩子重复自己的命运,常常嘱咐他们好好读书。

    妻子大字不识,却也对书本心怀敬畏。

    每当孩子们聚在一起看书时,她从不上前打扰,而是自己默默处理家事。

    在父母的支持下,周秉义和周蓉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相继升入市重点高中,并考上了北京大学。

    大学毕业后,周秉义娶了副省长的女儿,从文化厅主任升到了省级干部的位置。

    周蓉则回到家乡的省重点大学任教,成为了该校最年轻的副教授。

    小儿子周秉昆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从小到大成绩平平,没能考上大学。

    那时他天真地以为,早点参加工作没什么不好,便去工厂当了一名工人。

    可他一出去就被安排到了最辛苦的车间,下班回家后,累得倒头就睡。

    他受不了工作压力辞职,可等他放下面子去求人安排工作时,又因为学历太低,只能接着当工人,干厂里最脏最累的活儿。

    工作辛苦,收入却不高,作为基层工人,他也得不到分房的机会,只能和父母挤在破破烂烂的贫民区。

    平时,街坊邻居们常对他的哥哥姐姐交口称赞。

    见了他却爱搭不理,背地里还称他是“最没出息的老疙瘩”。

    周家儿女的不同境遇,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

    对普通人来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走的路。

    当你被生活狠狠教训过,就会明白读书有多么重要。

    曾经偷过的懒,享受的安逸,都会变成你今后在风雨里前行的疲惫,在泥泞中打滚的辛酸。

    有句话说:

    “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

    在流水线上耗尽力气,也摆脱不了身处底层的命运。

    借助知识一步步往上走,才能轻而易举地跨越阶层。

    心中有书,脚下才有路。

    咽下读书的一时之苦,方能逃过生活的一世之苦。

    樊登大咖说,

    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

    参加工作后,周秉昆吃了很多苦,常常后悔没有好好读书。

    看到哥哥姐姐在家里藏了一大箱名著书籍,他闲来无事时,就会拿几本出来翻看。

    读了一些书后,他逐渐意识到:

    一个人终生头脑空空,榨不出任何知识和思想,就连颗黄豆都不如。

    于是,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更多书,专注地听哥哥姐姐讨论文学。

    一部部经典作品,一个个深刻的观点,丰盈了他的内心,让他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周秉昆沉迷于读书时,他的工友们却忙着打牌、聚会,在娱乐中消磨时间。

    他们不培养兴趣爱好,不关心当下时事,得过且过地混着日子。

    秉昆却从不随波逐流,遇事会坚持自己的主见。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大家普遍把门当户对、工作体面当成第一择偶标准。

    周母也为秉昆看中了一个在国营厂上班的女孩,努力撮合二人。

    但秉昆奉行爱情至上,不顾父母的反对和旁人的嘲笑,娶回了带着年幼儿子和瞎眼弟弟的小寡妇郑娟。

    这段感情在婚前有多不被看好,婚后就有多幸福。

    他们一直相处和睦,患难与共,羡煞旁人。

    社会动荡时期,大家为了免受牵连,对不公正的现象都视若无睹。

    有人为反驳这些现象而写了诗,也根本不敢拿出来发表。

    可秉昆坚持维护正义,冒着牢狱之灾的风险,想办法将诗作刊登在了杂志上。

    他为此坐了半年牢,但也因此获得了众人的尊重,一时之间成为了当地的名人。

    独立的思想和意识,让原本毫不起眼的他,由内而外散发出了光芒。

    有位作家曾说:

    一个人如果不看书,他的价值观就只好由他的亲朋好友来决定,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渠道。

    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如同置身于牢笼,看不到更多可能性。

    腹有诗书的人,往往能够包容世间百态,明辨是非曲直,忠于真实自我。

    只有当你读过的书足够多,眼中的世界才会足够广。

    自从爱上阅读后,周秉昆时不时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一次,厂里组织文艺汇演,文采不错的秉昆,和两位好友精心策划了一个节目。

    他们妙趣横生的表演,获得了工友们的好评和领导的赏识。

    事后被领导看重,他被借调到了报社,从干体力活的工人,变成了握笔杆子的编辑。

    终于,以前不爱读书的他,现在重新拿起书本,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坐在宽敞的办公桌前,他既开心又焦虑,担心自己写的稿子差劲,遭部门同事嫌弃。

    于是,他每天吃过晚饭,就在书桌前埋头看书、写作,直至深夜。

    通过不断学习,他的文章越写越好,领导认可他,部门前辈也愿意传授经验。

    后来,他又开始研究曲艺方面的知识,屡次创作出与之相关的优秀文章。

    领导看完文章后,大为赞赏,不再干涉他的工作,给了他足够的上下班自由。

    等到时机合适,领导还给他转成了正式编制,提拔他为大众通俗刊物的代编辑部主任。

    这份工作让他积累了各行各业的人脉,读书学习也让他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写作技能。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地掀起了“下岗潮”,工厂接连倒闭,工人们纷纷失业,周秉昆和朋友们也未能幸免。

    然而,当朋友们被迫到工地上搬砖,去大街上找零活时,秉昆根本就不用为工作发愁。

    他主编的刊物停办了,领导就安排他做了报社所属饭店的副经理。

    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后,同事们又找他一起创办了新杂志,并让他担任主要负责人。

    读过的书,学会的本领,成了他在风浪中无畏前行的底气。

    想起这样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只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打包还给你。

    浑浑噩噩的人,永远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

    努力读书,不是为了跟别人比成就,而是让自己活得更从容;

    不是为了追求大富大贵,而是让自己过得更体面。

    这世上没有天降的好运,是读过的书换回了筹码,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周秉昆转行当编辑后,依然与工厂里结交的朋友保持着来往。

    当年,他们为了排解工作的辛苦,下班后常聚在一起吃饭、聊天。

    想上大学的吕川和唐向阳,总是推掉聚会,回家看书学习。

    平时,唐向阳也是一得空就掏出数理化课本自学,吕川则赶紧过来向他请教书中的内容。

    后来,吕川因表现优异,被厂里送去上了大学;唐向阳下乡当了老师,几年后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短短几年校园生活,让他们走上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道路,跟好友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吕川认识了众多高干儿女,接触了有价值的人脉资源。

    毕业后,同学给他提供了门路,让他成为了政府领导身边的秘书。

    他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一路从秘书升到了副司级干部,成了被前呼后拥的大人物。

    唐向阳当上了公司副经理,妻子同样是大学生,儿子也聪明伶俐。

    他住进了楼房,开上了好车,还要将拿过奥数奖的儿子送去名校。

    而除了他们三人之外,其他人既无拿得出手的学历,也没不可替代的技能,下岗后的日子越过越辛苦。

    有人因过度劳累而患病,人到中年不幸去世,留下妻子和孩子艰难度日。

    有人连土坯房都租不起,只好厚着脸皮,免费住在秉昆妻子的老房子里。

    还有人为了争取当上公园里的清洁工,都要低三下四地求人、托关系。

    他们也意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们大都成绩平平,想上个普通本科都很难。

    年轻时选择的安逸,最终要靠一代又一代的平庸来偿还。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在日积月累下,终会有天壤之别。

    对于读过书的人来说,知识不只是一纸学历,或到处显摆的资本。

    它是你人生的通行证,是天堑变通途的机会。

    就像作家余秋雨所说: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人世间》中靠读书逆袭的故事,和作者梁晓声的经历如出一辙。

    他也出身于贫苦的工人家庭,上山下乡时期当了一名兵团战士。

    由于爱读书,爱写作,他被兵团推荐到了复旦大学学习,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直至晚年,梁晓声也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他认为: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你多读一本好书,就会对你产生影响。”

    遍阅群书,是最朴素的高贵,也是成本最低的投资。

    你在读书上花的时间和心思,都会化作未来某个时刻的惊喜馈赠。

    那些融入血液的文字,会带你横渡万丈迷津,奔赴一场花团锦簇的前程。

    搜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为了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eu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