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举个我生活中实实在在关于刻板印象的例子吧,有次我在和我们单位一位领导聊天,说到关于A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怎么怎么差,他问我他是哪个大学的,我说是浙江大学的,这位领导瞬间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确实,毕业工作后,大家还是会通过你是不是名牌大学的,是不是研究生来对你做个判断,这就是典型的刻板印象,心理学叫做基本归因谬误,它是人们的一种认知缺陷。
每个人都会有这种认知偏差,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它。首先刻板印象的出现是为了降低人们的认知成本,虽然有误差,但是能够让人们迅速有个大致的判断,比如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总体上要比一般大学毕业的学习能力强些,但不是百分百的准确;其次我们要用自己的理智和自制力去修正这个缺陷,通过考察发觉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不是真的有那么高的素质。
刻板印象的坏处是可能会出现预测误差,这也就罢了,更让人不安的是,它会成为自我实现的语言。换个角度讲,如果我成为刻板印象的对象,我是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的话,在工作单位做事的期望值都会变得很低。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这种缺陷的存在,有刻板印象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承认自己有刻板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