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想家
进入8月底,又是神兽归笼的日子,也是孩子们梦想放飞的时刻,开启送娃模式。不管是上交国家,还是承欢膝下,孩子们的梦想,无疑要经过远方的历练。
送嘉怡去厦大嘉庚学院。一进校门,很嘉欢扑面而来的迎新海报:我们都是梦想"嘉"!恭喜外甥女顺利通过高考,嘉怡逐梦成为“嘉”人。没有一个人满意自己的高考,连清北的娃都会纠结学哪个专业。学校其实不重要,不放弃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才弥足珍贵。
开车进了校园,堵车严重。想起了三十一年前我入校的情景。那个时代迎新生的主战场是在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各个学校摆摊设点把车站装点得热闹非凡。校园中只见保安引导车流,想象中学生会干部热情洋溢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在宿舍楼门见才见举牌子迎新的队伍,口中高喊:学生请下车,行李让我拿;司机别下车,一路向前啦!
作为司机的我在各种标牌标识及手势的引导下,开进了一公里开外棒球场旁边的停车场,在大太阳底下热汗淋漓的再次返回宿舍楼。我们那时候校园道路上摆的全是脸盆拖鞋等生活用品,而眼前全是办理各类5G套餐的网点。仔细想想,都是刚需。
宿舍一房四人上床下桌卫生间保险柜及空调齐全,不似当年我们一房八罗汉两个大桌子教室大的水房外加熏死人的厕所。有时候当年的苦,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真的是:好苦。
中午在学生餐厅吃饭,自助餐加按需结算模式。7个人吃了79.5元,自选的四菜一汤,以荤为主,米饭不要钱。看来无论哪个年代,学校的餐食还是最经济的。好吃与否,因人因校或者因心情而异。
下午四点半参加会计与金融学院(SAF)组织的“学生家长恳谈会”。来自马来西亚的院长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SAF的内涵、SAF将会带给学生什么、关于孩子们将来的设想。
在接下来的互动问答环节,家长们提了很多问题,总结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就业与考研。教授们的回答很专业也很外交: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比如选择厦大嘉庚,比如先就业再择业,比如出国读研……我觉得先让孩子们享受学习吧。想得远虽妙,走得到才好。
让人感动的是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活动中,外籍院长一直站在讲台上耐心回答家长们的担问。在金融专业的解答中,教授们提到了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的问题。我本来想问一个无关新生的、有关金融问题:蚂蚁金服到底是金融企业还是科技公司?看到敬业的、白发苍苍的外籍院长,我忍住了:没问。
讲实话,约三公里见方依山而建的学校很漂亮,南光、南安、丰庭、凌云四校区青春气息爆棚。拥有梦想的嘉怡,疫情期间高考加试一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不管将来结果如何,完成阶段性小目标梦想的“嘉”人值得我们学习。
网上调侃,现在的年轻人在上进和上班之间送择了上香;也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在吃苦和咬牙之时选择了啃老;对此我持乐观态度,现在的年轻人,在努力和选择之下相当精明:有时努力选择,有时选择努力。
(二)转学
日就月将昨天偷听了小家伙和他同学的聊天,他的同学面对好朋友的离开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要转学?”孩子同样的问题问我,我说应该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今天是转学后的开学日,送娃到门口,之前学校老师已告知我们:让孩子自己来就行了。学校派来迎接他的是一名五年级三班的小朋友,应该是他的新同学。
我们家一直和学校有缘。我叔叔上小学时翻个墙头就进学校了,我上小学时中午妈妈听着学校的下课铃给我们盛饭,在兰州时可以听着学校的伴奏做广播体操。而现在,我在家里可以看到小家伙在操场上招手。
师大附小的小伙伴给小家伙开了送别会。整整一大箱子的各种礼物,文具居多,书籍不少,还有各种琳琅满目的小玩艺。孩子们的留言言真意切,孩子妈妈说小伙伴在相互通话时时常抹眼泪。他留给同学们的礼物是一款订做的钥匙扣,上面有他的名字:感谢有你,与我同行。
第一次面对离别,难免伤感。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有点胆怯,他一再要求我们陪同;面对他的请求,我们选择尊重学校的意见,由他独自走进校园;面对新环境,相信他很快会适应,每个人的未来,只能由他自己去面对。
新的学校很漂亮,老师们还没有按触,从衔接转学的接洽来看,她们很专业也很敬业,鼓励孩子们自己的事自己做。希望在校训“立德修身、日就月将”的影响下,小家伙日有所获、月有所进、天天快乐。
放学回来后,小家伙说这个班今年转来了一三名新同学,其中有一个来自宝岛台湾。看来人口的大范围流动是大趋势,大家都在不停的奔赴,都在不断的找寻属于自己的版图,都在不停的调整着自己的位置。
猛然间想起我四十年前一年级,也曾因胆怯而夺门而出。脑海中浮现出小家伙幼儿园毕业上小学的情形,当时写了一段文字给即将上小学的他和他备战中考的哥哥:
【父母的责任是让孩子强大后独自远行
……写给穿上"博士服"即将幼儿园毕业上小学的小家伙和明年即将中考的大块头
孩子,今天你穿上了博士服。幼儿园的老师们把应该穿这个仪式感很强衣服的时间,提前了将近20年。
或许 ,不应该再叫你孩子了,上小学了 就叫你图图同学吧。上小学了 爸爸给你说几句话。
我想起了八年前你哥哥上学的情景。我俩独自走到师大附小,告诉他 ,那是他的校园,他将在那里收获知识,收获朋友。在那里换好牙齿,完成变声。
而今八年过去了 你哥哥都快一米八了,看到初中的他 黑黑的脸腿上有力的肌肉。我庆幸,我庆幸没有在小学给他报什么鬼补习班……
所以,图图同学,对于你,我希望你和你哥哥一样,长得高高的,身体棒棒的。当然,脸能不像他那么黑就别那么黑了。
你的手风琴拉得很好,如果你能坚持就最好了。当然 ,你若觉得枯燥 ,就让它也见鬼去吧。
在你七岁前的每一个日夜里,我和你妈妈每天都想你好几遍。尤其是你的妈妈,教你认字,陪你读书,送你学琴 陪你旅游……
在你上小学之后,你在学校里的时间,将超过我们陪你的时间。找到学习的乐趣 ,找到最好的玩伴,你的苦乐很大一部分将自己承担,我们只能远远的用目光陪伴。
从此之后,学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是你生活最重要的部分。成绩好不好都没有关系,图图同学,爸爸负责任的跟你说,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情,现在能陪你和哥哥看书是爸爸最大的乐趣,爸爸每天都乐不知疲。
每天你先睡了,而哥哥都在灯下苦读,因为他感到了学习的快乐。不信 ,你马上就可以问问他。
动物世界里,爸爸妈妈在嬉戏中决然走远……旁白触目惊心:所有的陪伴 都是为了让他们独自远行,父辈即将老去 小家伙们将独自觅食生存, 繁衍生息……
我们下不大了那么大的狠心,但希望你们:用心学习,快乐生活。记住, 别埋怨可爱的老师和恼人的考试,所有的考试都是陪你们快乐长大的游戏。
孩子们,感谢你们对于我们的陪伴,就像若干年后你对我们的感谢一样。迎着阳光,不惧风雨的往前走吧……
对了,小家伙,穿上博士服,带上博士帽的你,真的很帅!还有脸黑的大家伙,射门的姿势能不能不用那么潇洒,那么舒展……】
转眼四年过去了。而今,小家伙来到了新环境。而那个踢球的大家伙,已经考上了他心仪的大学,后天我们启程去苏州,他的学校在等着他。这一次据说必须去送,因为以后的他将成为我们的寒暑假,而在他工作之后,他将成为我们的节假日。未来的未来,他们都将走向更远的远方。
在送娃们上小学的这个八月底,深切的感受到了:孩子们属于远方!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远方。无论曾经,还是将来。
(三)启程
修炼之门启明星升起,黎明将如约而至。高考是孩子们启程的启明星,无论考的如何,他们都将启程。
原计划乘高铁去苏州,结果一场台风打乱了我们的行程。临时决定开车前往,临时给小家伙请了假,邀他一起去送哥哥。经福建三明至浙江衢州,除了出发时的风雨,一场台风送来了一路上风景无数。人生亦或如此,与其说一切都定数,不如说充满变数。
中途在离苏州两百多公里的诸暨留宿。住在诸暨,实在是因为路途太远当天赶不到苏州,不想却意外造访西施故里;既来之则游之,游西施滩也就罢了,不料竟然进了范蠡祠;拜范蠡自是应该,儒商之冠,门口那幅边联更是入心应景(历代轻商,唯觉此联率性中肯):
经商能致富百姓财神
为政可兴邦越王良弼
到达西浦是午后,学校周边在修地铁,送新的车子塞满了这座开放校园的大街小巷。现在孩子们报到的手续大部分已提前办理,送新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住进宿舍。学校的组织效率比酒店大堂的效率高多了,五分钟后入住宿舍。
孩子的行李提前寄到了无锡朋友的家里,看着宿舍楼门前堆积如山的快递,觉得朋友多了是多么的好。他们的孩子和我们的孩子是小学同学,也即将在同一所大学就读。有这样的发小是人生幸事,将来或许一起远渡重洋,探索未知……
现在大学的住宿条件确实不错。电梯高层,一室四人上床下桌,整体式嵌入式洗手间一应俱全。都说现在的孩子吃不了苦,有时也在困惑:时代变了,到底有没有必要像过去一样吃苦?或许,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苦。
安顿好宿舍,孩子邀请我们去逛苏州中心,他说他在网上逛过。的确是太大了,人也真是太多了。据说苏州已挤身准一级城市,人口近1500万。都说苏杭是人间天堂,而今天堂人气爆满。
第二天早上去姑苏区看望了三十多年未见的表姐和表姐夫,皋桥边汤家巷里,古稀之年的表姐和表姐夫精神矍铄,虽多年未见但亲情依旧。五八年15岁的表姐夫从上海辗转到甘肃,35年后返回苏州居住,一晃又是30年。颠沛流离中,表姐夫乐观豁达、和善刚毅。
无锡好友相邀去他家中做客,中午晚上难免一醉,错过了开学典礼的云直播。再返回学校时孩子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中午的两个半小时,下午他有球赛,晚上有新生的主题活动。
去吃一顿食堂餐是送新的必然程序。在一个叫“宏愿”的食堂,面食做得相当地道,一个人二十元一餐,吃饱不成问题。随后孩子带我们参观了他的校园,尽管他也很陌生。西浦的建筑相当的特别,据说是以中西方对话为主题设计,尤其以图书馆和科研中心为代表。
送孩子到宿舍楼下,说再见的时刻终于到了。其实什么也没说,送了他一本书,从他中考开始至高考结束,想对他说的话都以批注的方式写在了那本书上。
至此,送孩子们上学的历程暂时告以段落。大家彼此奔赴各自的远方,愿春风相遇不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