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专注力高,学习通常也轻松高效。反之,无论听课看书还是写作业总走神,容易导致低效率甚至学习困难。所以,我们都希望帮孩子培养专注力。
训练方法有很多,比如静坐,写字,打乒乓球,挑豆子,走迷宫之类…今天不展开。
首先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个体差异水平,少一分焦虑,多一分关注。比如咱们7岁左右的小朋友,专注力大概也就20~30分钟,那知道这一个点,我们就更要去尊重孩子不被打扰的权利,这无形之中对孩子的专注力就是最好的培养。
由于时间关系,结合我们带二娃的一些感受,今天简单分享三个点:
1、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重点不在孩子身上,重点在我们。不打扰,当心我们的“好心”破坏。
当孩子专注沉浸于一些你认为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事情上,管住自己(当些手机电子产品例外),有时那些大人看来亳无意义,无关紧要的事里蕴含着孩子宝贵的专注力品格。而且好像人人都天生具有专注力。见过小孩子一哭哭半时以上,只为坚持向妈妈要一个小玩具。甚至让你抓狂的一些执着,画一条线非得用直尺,非得画在心里设想的哪个位置,不偏不倚,不长不短,不然就重来…再重来…这些其实都是孩子专注力的基础雏形。
那想像一下,当孩子想通过内在驱动力,激励自己要努力去捣鼓一个“作品”,但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个巨人,不断在一旁指挥,不断发出指令来干扰,时间长了会怎么样呢?这也是言传身教的作用。
(睿睿小时候搭积木,拼东西,后来大一些每天都折纸,其中我们更多是允许和退一边默默观察。)
2、人的专注力跟情绪息息相关。
我们父母都有很强的体验,当孩子感到快乐,充满希望,那么孩子就更乐意接受到指令,全力投入配合。为什么我们看到在班上那么多个孩子,就老师一个人,学习的环节中还有那么多让我们感动的时刻,孩子的专注远远高于我们自己在家辅导一个孩子,对吧?这就是老师们在注重孩子的感受…在挖掘孩子的兴趣…在运用鼓励表扬…在传递积极情绪…在推进希望…
那,我们在家里是否可以更好去创造温暖欢乐详和的家庭氛围。减少再减少争吵抱怨,孩子是需要父母持续稳定的情绪支持的。
(接睿睿放学,听他讲学校的趣事,鼓励他去表达,感受他的情绪,营造信任允许的亲子关系。同时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一些家庭游戏时光特别重要,孩子内心才会有很强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3、人的专注力跟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心理健康程度越高,专注力越强,心理健康出了问题,专注力就发挥不出来。
所以,我们见过很多“问题”孩子,之前成绩很不错,进入初二,高中,由于青春期、适应力、自我管理、自我定位…之后越来越容易走神,到最后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不仅理解吸收不了老师上课的内容,连审题都出现困难。这是典型的孩子因出现心理障碍而产生自我怀疑,感觉无力、恐惧,看不到希望,害怕被讨厌,从而无法专注的例子。
特别提到这一点,是要更多让我们去给孩子正向积极关注。孩子小一点的时候,重要的,是关系而非结果。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多体验到跟快乐感、成就感、希望感和被认可、被鼓励支持等连结。不单纯与成绩/时间挂钩,相信我们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专注其中”的欢乐。
谢谢大家的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