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同读《庄子》,一起做到”活动作业
《庄子》第三天《齐物论(一)》

《庄子》第三天《齐物论(一)》

作者: 玉屑沉香 | 来源:发表于2019-04-19 23:36 被阅读2次

      《齐物论》开篇庄子通过人物对话,引出了人籁,地籁和天籁的说法。南郭子綦是道法高深之人,某一天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徒弟颜成子游看到这种情况,就问他为什么和往日不同,他没有直面回答,就问徒弟什么是“天籁、地籁、人籁”,通过一问一答,徒弟明白了地籁是大地众窍在风的作用下发出的,人籁是人用乐器发出的,至于天籁,南郭子綦采取的反问方式让徒弟领悟,万物各有不同的声音,那么万物产生声音的根源是什么呢?想知道这个根源,不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突破自身局限,是很难知晓的。正所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恒道只可意会不言传,修道到一定境界自然知晓,不知天道,怎么会知天籁?我们经常形容声音好听为天籁之音,可见天籁应该是最美妙的音乐。庄子在这里用了一个很巧妙的对比,只有得道之人才可以听到天籁,因为得道的人能够摒弃不同的言和知,剥离对事物的偏见,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样的人才可以听到最美妙的声音。而普通人整日纠缠于各种“偏见”之中,非要在不同的言与知中寻求真理,就会被蒙蔽,从而只能听到人籁和地籁。而怎样才算是得道之人呢?庄子在这里用简单的三个字来形容这样的状态:吾丧我。

    接着一段庄子针对先秦诸子百家的争论这样说,不同的学说和派别都是源自于不同的“成心”,百家亦如此。每家的学说都是建立在每个人对于事物的成心之上,没有谁对谁错。无休止的争论最终只会神形皆损,阻塞心智。使所有人都沉溺于自己的学说中不能自拔。真理是什么?真理皆是道。庄子主张人们消除争论,顺应万事万物的自然发展,从而去除对立,达到“道通为一”的境界。然后庄子通过身体的五脏六腑做比喻,说既然五脏六腑都有一个中心来指挥它们,那么同样人的精神世界也必定有一个指挥中心,控制人们的喜怒哀乐。于是庄子把这个指挥中心称作“真宰”。从而来解释上面说的吾丧我。

 

相关文章

  • 齐物论:古词释义

    1、齐物论:分为物论、齐论、齐同物论。即人物论、万物论、齐同论、齐同万物论。齐,一、合众为一。物,人物、万物。庄子...

  • 庄子

    齐物论 【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

  • 庄子的天空020|“我”是谁?“我”到哪里去了?

    《齐物论》是《庄子》书的重要一篇。齐,就是均同、统一。齐物论,简单地说,就是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道”,也即庄子所...

  • 【220716】《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齐物论》主要讲述的是“齐物”与“齐论”两种观点。 庄子觉得世间万物涵盖了人的...

  • 《庄子》杂谈: 不齐之齐

    《齐物论》的主旨,齐物之不齐。万物虽不齐,庄子以道齐之也。 《齐物论》的结尾,是脍炙人口的庄生梦蝶的寓言。庄子做了...

  • 齐物论·天地并生万物为一

    面对诸子百家各执一端、相互非难的局面,庄子提出了齐物论。齐,就是均同、统一。齐物论,简单地说,就是世界是统一的,统...

  • 庄子 · 齐物论 五

    庄子内七篇(谭杰中[台]) 齐物论的理解 有一种说法是 齐v. 物论n. 另一种说法是 齐物之论 谭先生的看法是,...

  • 网络资料:庄子·齐物论

    【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

  • 庄子 齐物论

    【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

  • 《庄子》第三天《齐物论(一)》

    《齐物论》开篇庄子通过人物对话,引出了人籁,地籁和天籁的说法。南郭子綦是道法高深之人,某一天达到了“物我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第三天《齐物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mh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