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6822aaf5897d5692.jpeg)
刘子久,原名光城,号饮湖,1891年出生于天津西窑洼一个行医为生的家庭。
刘子久在家族中排行第九,所以取字“紫九”,后来才改为“子久”。
刘子久的家中有一本《芥子园画谱》,小时候,他就饶有兴趣地临摹,这成为了他最早的绘画启蒙。
1916年,刘子久考取了北京中央陆军测量学校高等专科班,学习地质学。
毕业后刘子久到北平制图局工作。
在跋山涉水,进行地质勘探、对地质进行测绘的同时,他随时拿出画本进行写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0be6c1d21da26158.jpeg)
上图是刘子久与同事在山海关城楼上。
1921年,刘子久加入了金城创办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成为了金城的的入室弟子。
同年9月,他考入农矿部地质调查所。
在工作中,他用自己中西绘画的功底来绘制地质标本,受到了行业内专家们的重视。
1926年,金城去世以后,他的儿子金开藩从中国画学研究会分裂出来,成立了湖社画会。
湖社画会成立初期,刘子久成了湖社的骨干教师。
湖社多次举办“中日绘画联展”,刘子久每次都积极参与。
1927年,《湖社月刊》开始发行,月刊经常刊印刘子久的作品,刘子久的名声从国内甚至传到了国外。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2cc0e83e324da850.jpg)
《萱石图》是画家在1930年创作的,这个时期的作品,还多处在对前人的临摹、学习上,而且受金城的影响,很注重写生。
(中国画的“写生”:写物之生意。)
1934年,经历了种种家庭变故的刘子久,在严智开的一再邀请下,辞去了北平的工作,回到天津和家人团聚,并就职于天津市立美术馆。
(严智开是教育家严修之子,曾留学日本、美国、游学法国,回国后成为天津市立美术馆的创始人和首任馆长)
刘子久在美术馆任秘书兼国画导师的十余年间,兢兢业业教学,培养了不少优秀的艺术人才。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80281f95c4a7cb15.jpg)
这是刘子久授课时,为学员所作的课徒稿。
1942年,严智开病故,刘子久继任馆长。
1948年底,解放军包围天津,枪炮声持续不断,美术馆全面停业,只有刘子久和一个守门人,日夜看护着美术馆。
1949年元月,天津解放,刘子久被留任美术馆馆长。
此后,刘子久开始探索山水画的新的发展方向,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新时代的作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9235349e68845ada.jpg)
画家创作过两幅《给军属拜年》,上图为第二稿。
这幅画参加了1953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国画展览会,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叶浅予专门为这幅画撰写了画评,评价此画说:
“站得远一点看,这是一幅很美丽的山水画。这里画的树木、村庄、小溪、远山,安排得很自然,好像随处都可以看见的那么一个地方,觉得很真实,一点也不生疏。这就不同于一般的空中楼阁的山水画了。”
经过动荡的特殊时期,刘子久的绘画题材转向了小桥流水、垂钓渔夫、苍山闲游这些题材上面。
1975年3月,刘子久在家中不慎摔倒,引起并发症,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85岁。
刘子久去世以后,家人将其遗作捐献给了天津艺术博物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