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剪宋朝的时光》166—250(完)

《一剪宋朝的时光》166—250(完)

作者: 泡沫run | 来源:发表于2024-08-06 10:39 被阅读0次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以前只觉它是写时光流逝的词,也常用作作文开头,今天读到了原词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才对这位“竹山先生”“樱桃进士”有了了解。南宋亡,蒋捷面对山河破碎,故国沦陷,他感怀哀恸,抛却浮名,最终隐居不仕。是呀,流年易逝,转眼春光已过去一半,樱桃红了,芭蕉已绿,蒋捷还在奔向远方,不知归程,不知归期。 “谢了茶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吴淑姬说茶蘼花谢,遍地春远,可还有一些花片子,缀在枝头,不肯纷纷下落。这一切都隐喻着一个思妇对自身年华的感叹,以为红颜老去,谁知青春还在!

          遁世闲隐在古代文人中似乎是一种时尚,他们或为避世,或为仕途不顺,或为朝廷纷乱,他们得不到君主的赏识,怀才不遇,空有壮志雄心,满腹才学不得施展。发誓不食周黍,最终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庄子;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范蠡;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的陶潜;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和靖……当然还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的辛弃疾。辛弃疾的词多为慷慨豪迈、气势浩荡,文采间流露出卓尔不群的光彩,气冲斗牛的果敢。辛弃疾晚年遭受排斥,被迫离开政治舞台,归隐江西上饶,闲居农村时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笔下的这首词,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粉饰太平之意,他的心慢慢地被山野田园的朴素恬静所感染,归于平淡,他遗忘掉刀光剑影,彻底投入茅舍人家,才拥有了这段珍贵淳朴的乡村美好时光。我想,这和谐、亲切、温暖的画卷不知在辛弃疾的梦里出现多少次,他之所以努力抗击金兵,想要收复中原,是因为他爱国,他内心深处向往平和与安定。

          好巧,今日立秋,读到了吴文英的《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看到“秋”字,就让人感到一种凉意,离人又远又近,从风中缓缓地飘来,一段城南旧事,在记忆深处如约而至。

          他被贬时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世名句,霜染鬓发时写下了“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词句,在边关防务前线时抒发了“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柔情感慨。他的一生,心存清淡,以天下为己任。在车水马龙中守一份从容,于五味杂陈里持一份清淡,又在波涛汹涌时怀一份平静。或许百姓以为离他很远,其实,他就在百姓身边。他就是范仲淹,一首《苏幕遮》借助对秋天的描写,真切地吐露征人的旅思之情。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他是被时光之笔写在宋朝的纸上,再也不能怒发冲冠,饮血疆场的岳飞。他一生尽忠报国,驰骋疆场,只希望马革裹尸,以祭山河。他是时代的英雄,他不为功名,只希望遇明君,慰藉平生寂寥,可是壮志难酬,君王的懦弱,奸臣的迫害,让他凄怆沉郁。他写《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又是多么豁达豪壮。是啊,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的路程,不知道经过多少风云岁月。胸藏烟霞,心如皓月,在碌碌世间,等待一个赏识他的明主,可是知音未遇,身先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剪宋朝的时光》166—250(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pf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