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袁崇焕的事迹时,是三年前的时候通过拜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而有所了解的,当时读完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张居正,另一个就是袁崇焕。但那时并没有想太多,只觉得这个人的事迹很值得去品味。一边是大忠臣,一边是大汉奸,能得到这样两极的评价,自然而然地在我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读完《袁崇焕评传》后,再结合之前看到的一些文章,至少在我看来,袁崇焕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真汉子,大英雄。
在我看到他的画像时,觉得这个人长得温文尔雅,应该是个谦谦君子,性格和蔼的人。
但正所谓人不可貌相,袁崇焕正好相反,是一个性格刚烈,如同一团烈火的人。正如金庸所说,“x他妈,顶硬上”的广东三字经想必说了不少。
也正是这样的一团火,点燃了原本猥琐萎靡的明朝,使其焕发出一丝生机。
或者说是回光返照吧。
袁崇焕一上任,便筑城宁远,扩大防线,带来第一次宁远大捷,结束了辫子兵不可战胜的传说,给明朝带来第一次的大胜利,使努尔哈赤郁郁而终。
之后力排众议,与满清议和,为军队整备赢得时间。
随后的宁锦大捷,也使皇太极铩羽而归。
从此,满清便知道了明朝还有袁崇焕这样一号人物,看来想结束这个日落西山的皇朝,还是不容易的。
然而,魏忠贤的一句“暮气”,便令袁崇焕回家作诗了。
连袁崇焕这样的人都说“暮气”,那谁才是“朝气”呢?
朱元璋最怕宦官专政,而明朝却是最大的太监帝国。
真是讽刺。
但也不知幸与不幸,没过多久,崇祯登基,便把袁崇焕请回来当督师。
崇祯初见袁崇焕,就如评传里说的:“言听计从,信任之专,恩遇之隆,实属罕见。”
而当初宋高宗写给岳飞的敕书,也是字字句句诚恳亲切。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是啊,慨当初倚之何重?后来何酷?
之后袁崇焕向崇祯请求,求他从自己的钱包里拿钱发响;擅自诛杀毛文龙;在清兵攻京时率军来援,以自己的兵马疲惫为由请求进城;在援军到来之前按兵不动。
这些举动,在崇祯看来,都极其的不顺眼,对袁崇焕产生厌恶。
而皇太极所谓的“反间计”,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或者说是一个借口吧。
于是,崇祯顺理成章地把袁崇焕打入了监狱。但明白人都知道,袁崇焕是冤枉的。
而此时,有两个人的行为很值得一说。
一个人叫程本直,他与袁崇焕本无交情,但他很钦佩袁崇焕为人,后来拜袁崇焕为师,在袁崇焕手下做事。袁崇焕被捕后,他为袁崇焕极力辩护,愿意替袁崇焕而死。
另一个人叫谢尚政,是袁崇焕年轻时交的“死党”,他在袁崇焕手下做到参将。而在袁崇焕被捕后,梁延栋叫他诬告袁崇焕,事成后升他为福建总兵。谢尚政是个贪图权利的人,马上便进行诬告。可喜的是,他枉作小人,最后没落得好下场。
一个本来以为是陌生人的人因为敬佩自己的为人而愿意以性命相伴,一个本来以为是亲信的朋友却为了权利向自己举起了屠刀。
有时想真正了解一个人,真的很难。
无论如何,崇祯杀意已决,任谁来说也没用,然而这不可怕,可怕的是,京城里的百姓也和崇祯一样,对袁崇焕杀意已决。
不知是哪里来的谣言,京城里开始有了清兵是袁崇焕引过来的说法,之前袁崇焕的按兵不动,实则是在和清兵商量投降大计。于是,被欺骗的群众开始憎恨,诅咒袁崇焕,还大骂他是“汉奸”!
民众一旦被别有用心者加以煽动,便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往往会大到影响历史潮流,更别说一个人。
古时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我想,当袁崇焕听到百姓骂他“汉奸”时,任他这团火烧的再怎么旺盛,此时也感受到一股透骨的寒冷吧。
当他在监狱里给祖大寿写信劝他回来守城时,是不甘?是愤怒?是哀伤?应该都有吧。
终于,崇祯将袁崇焕推上了邢台,而等待他的,还不是痛快斩首,而是酷刑凌迟。但还没行刑,城里老百姓就争先恐后地上来咬他,打他。最后刑完,老百姓还一文钱一块地买他的肉和心肝,如同屠户开市般,而且买回来一边咬一边骂……
最后他的遗骸也没人收拾,就这样扔在地上,如同一件垃圾一样。
曾经的他为了捍卫江山百姓,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使皇太极终生只是想与明朝求和。
而他所捍卫的江山百姓,毫不留情地,充满恶毒地把他变成了碎肉,弃之如糟粕。
没能在战场上牺牲,却死在自己人手里,而且死后连全尸都没有。
怎一个惨字了得!!!!
落得这样的下场,他后悔么?
袁崇焕曾经说过:“若父母兄弟都成为鞑子的奴隶,我若胆小怕死,就算侥幸保得一命,又有什么乐趣?”
答案显而易见。
综观袁崇焕一生,仿佛是一首悲怆绝伦的叙事诗,读起来令人无奈,悲愤,扼腕感叹,却又令人不忍释卷,深深沉迷其中。
金庸对他评价,说他是一位充满希腊悲剧色彩的英雄。或许正是如此,金庸才会在后来的《天龙八部》中创造出萧峰这一角色吧。
“今日一缕英魂,昨日万里长城。”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民族英雄,“袁崇焕”这三个字,值得我们去铭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