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牧溪 法常

牧溪 法常

作者: MsLU_BJ | 来源:发表于2020-09-24 13:16 被阅读0次

南宋画家,中国《画继补遗·卷上》载:“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其画笔墨淋漓,颇具禅意。遗迹多流日本。“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其《远浦归帆图》真迹藏于京都国立博物馆。其《松猿图》对日本禅画尤有影响。甚至被评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六柿图》六个柿子随机的摆设,用在每个柿子上不同的笔墨、虚实、阴阳、粗细间的灵活运用,”随处皆真”的境界。

牧溪的画被归为禅画的范畴,禅画不同于文人画,不拘泥于笔墨或气韵,“将生命的解脱视为最高存在意涵。一切存在现象都是生命最纯真的现实界的烙印…禅者一生随时皆处于生命的转化以及变与不变之间,时时与处处皆能展现玲珑透彻的生命样态,所有墨迹、语录都留待悟者与悟者间的机锋应对”(

在文人画领域,对牧溪的评价很低,“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

但对牧溪最大的赏识却来自日本,作品主要收藏在日本。牧溪传世之作《观音、猿、鹤》三联幅、《龙、虎》对幅、《蚬子和尚图》、《潇湘八景图》、《渔村夕照图》、《远浦归帆图》、《平沙落雁图》等目前都在日本收藏。当时日本幕府将收藏的中国画按照上、中、下三等归类,牧溪的画被归为上上品。 川端康成曾谈到牧溪:“牧溪是中国早期的禅僧,在中国并未受到重视。似乎是由于他的画多少有一些粗糙,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几乎不受尊重。而在日本却受到极大的尊重。中国画论并不怎么推崇牧溪,这种观点当然也随着牧溪的作品一同来到了日本。虽然这样的画论进入了日本,但是日本仍然把牧溪视为最高。由此可以窥见中国与日本不同之一斑。”

相关文章

  • 牧溪 法常

    南宋画家,中国《画继补遗·卷上》载:“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

  • 禅画大师之作,充满了机趣!

    牧溪 莲燕图 牧溪,中国南宋时代的禅僧画家,俗姓李,佛名法常,生卒年不详,南宋灭亡后圆寂。在有些史料中,牧溪的“溪...

  • 艺视角 | 水墨皆禅,800年后,我们一起看六柿图

    牧溪《布袋图》局部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牧溪,中国南宋时代的禅僧画家,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俗姓李,佛名法常,生卒年不详...

  • 诗画共读:烟寺晚钟

    牧溪,俗姓李,佛名法常,号牧溪,四川人,南宋画家。他的作品主要收藏在日本。 潇湘八景之《烟寺晚钟》,画面的大部为淡...

  • 他爱的姑娘,嫁给了别人。

    “她好像要结婚了呢!” “谁啊?” “林溪。” “喔!是吗?挺好的。” “牧烨,你是不是还在爱着林溪啊?” 牧烨随...

  • 牧溪语录摘

    女儿因为说话很早,从小就记了许多语录,后来因为孩子多了,语录和生活琐事趣事都转到了他们各自的推特上面(未公开),也...

  • 绘本剧本|书法版《珊瑚海的记忆》

    文/溪山木影 书法/牧风 (未完待续)

  • 南宋画僧牧溪《布袋和尚图》

    南宋画僧牧溪纸本墨画《布袋和尚图》(复制品),尺寸:30cmX69.8cm。牧溪被誉为“日本画道之大恩人”,开禅画...

  • 牧溪七言

    禅风牧溪飞袈裟, 潇湘顿墨落闲愁。 远浦留白残照里, 芜菁暮雪洞庭秋。 注:牧溪一南宋禅僧画家,代表作《六柿图》、...

  • 赏宋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 ·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牧溪 法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vz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