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的第一个周五,夜晚。在买啤酒的路上,我又路过凤院村旧文化室。文化室内罕见地灯火通明,并且传来了粤剧班“唱大戏”的各种声音,有乐器声音,也有粤剧歌声。我走进去一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室内的排练场景,让我想起了《南方周末》1999年元旦那篇新年贺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原来,这就是“著名”的凤声粤剧团。正在上阵的一共有八个人,六男两女,年龄均在65岁以上。其中年纪最大的几个男人,坐着拉着二胡或者弹奏着其他乐器,估计已经超过80岁。我一度担心他们过于激动,身体吃不消,“恐有不测风云,又恐有旦夕祸福”。还有两个妇女做后勤,她们正在文化室的小休息室内,为认真排练的那八个人煮着鸡蛋和番薯糖水。
只见文化大厅里,八人正在认真排练一出粤剧大戏——《纽纹媳妇恶家姑》。剧本、乐器,以及其他小道具一应俱全,虽然破破烂烂。光是他们手中的剧本小册子,估计都有30年以上历史。
大厅的墙上,挂满了其他单位赠予凤院村凤声粤剧团的锦旗。其中挂在中间位置的,便是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9年赠予的“广州市粤剧私伙局优秀团队”荣誉锦旗,上书“南国红豆,薪火相传”八个大字,以资鼓励。其他的锦旗,则来自从化市工商联以及其他兄弟围村的有关团队,比如黄围村委、汉田村粤剧团、棠下村醒狮队等等。
去年,村里的欧阳氏兄弟就告诉过我,关于凤声粤剧团的辉煌历史。大约80年前,上世纪四十年代,粤剧世家薛觉先的三姊薛觉非流落从化,偶遇凤院村民欧阳德高,并收德高为徒。解放初期,德高遂创办凤院村文娱社,后改名凤荪剧团,曾经火遍全从化,到处演出,后改名凤声剧团至今。
据说,剧团重组于1998年,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初四都会在村中公开演出,给全体村民献上形式多样、节目丰富的粤剧大餐。该粤剧团唱腔悦耳,演出娴熟,演出的剧目有《宝莲灯》《秦香莲》《皇帝与村姑》《喜结错中缘》《狸猫换太子》《潇湘秋夜雨等。
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欣赏凤声粤剧团的表演。虽然只是普通排练,他们八个人仿佛就像人生中最后一次登台演出一般,非常敬业,严谨,眼中充满热爱。这种热爱与坚持,这种唱到八十岁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我们都知道,“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粤剧作为艺术以及行业早已没落,式微。凤声剧团也早已后继无人,资金困难,难以为继、行当不齐,顶多是一个民间的小小粤剧私伙局。往日的辉煌早巳成为记忆、历史。但是,他们这群老人,依然在凤院村的旧文化室坚持着,非常认真地排练着。我想,只要凤院村旧文化室存在一天,他们就会坚持一天,坚持到最后的风烛残年,坚持到再也拉不动、唱不出的一天。
当我把照片发给朋友的时候,朋友一眼就认出来了。八人之中,为首的那位唱着粤剧的白发男人,就是凤声粤剧团的团长欧阳一鸣。他的祖父,便是凤院源龙里19号博雅别墅的主人欧阳钟——第一个进入北大进修的从化人、民国时期最出名的从化人之一。
一百多年前,凤院人欧阳钟于省城求学,再辗转踏入北大,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一百多年后,他的孙子蛰居故乡,抢救濒临灭绝的南国红豆——广东粤剧。冥冥之中,这也是他们家族另外一种传承吧。
我想,随着欧阳一鸣这八个人、这一辈人的老去,整个凤院村的凤声剧团,终有一天会完全走进历史。但是,历史会记住这个名叫“凤声”的粤剧民间艺术团。1999年《南方周末》新年贺词里说,“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欧阳一鸣他们,正是具有这种力量。这种力量不大,重在坚持,贵在热爱。
今夜,中秋后的第一个周五晚。我目睹了这种坚持。这种对粤剧艺术的“死了都要爱”的、至死不渝的坚持,让我泪流满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