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来自远古的遗留,是绵绵不绝时空中永存之物的转化”这是最大最大的安慰了。那些无处安放的焦虑,似乎有了喘息之地。
星辰浩瀚,生命川流不息,个体不只是渺小的一息,不只是一粒尘埃,而是与永恒有了关联,此生有了缘由,仅此,便得以安放。
一个人该如何开放自己,才能和那些远古的经验有所连接,接收到来自集体无意识的智慧,经由对原型意象的捕捉而经验到原型?还能用自己的语言和作品将这种体验展现出来?由衷的钦佩。
最近体验到厨房对自己的重要性,就在写作群里说了自己的感受,被怼了两天,十分的愤懑,不全是因为被怼,还有来自自己的无法表达,许老师说尹立老师说的没有表达,就是不懂,也就是说我并没有真的懂了厨房对于女性的意义,我自以为自己懂了,其实不懂,这种挫败再次加深了自己的羞恼。虽然心里还有一个声音想要退缩:无法交流的人就不交流吧!以后尽量少说话,但我依然在试图说清楚自己的观点,去试图理解对方的立场,对方是觉得凭什么女人要回归到生活,对家庭实现喂养功能,这不公平,这是女性歧视。这里有关于女性角色的认同上。涉及到这个层面上,我也有类似的问题,但还是有所理解的。但对话中是说不清的,永远都在两个角度说观点。这给我带来很奇妙的感觉,我到底是赤裸裸地跑去了人群,还是戴上了面具,我在以我的真实去和人群接触吗?还是摆上了莫名的高姿态?或许这在告诉我,我需要不停地遭遇和觉知才能找到适应的态度和方法。或者内心是否有着要迎合所有人的念头,在某个时刻,受挫并停滞,此时重新开启,只不过延续了未完成的事,逐渐打破全能幻想,走向与现实的接轨?听了好几天的课,头昏脑胀,不知所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