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5年学习心理咨询课程,理由心情不好。
选择迂回又费时的学习而不是有目的性的咨询引导自己走出困境,原因也很简单。
一、我受影视小说影响,将它理解为读心术般的超能力,又在2013年接触到部分心理专业的朋友和咨询师,好奇心渐盛。
二、心生敬仰之时,却遇到部分业内人员在受访者背后吐槽的行为,还是在集体环境里,心有不耻。
于是我心想脑袋是别人的,方法可以是自己的,不妨投资下自己心灵,就报了心理咨询的课程。
课程最大的收益是对很多认知的矫正。心理学就像一个江湖,流派众多,心理咨询在其中扮演杂家的角色,对来访者的行为和认知及精神状况等都需要了解。课程开始的生物学知识也很多,包括脑部神经的构造及其说明等。
比较有趣的现象是,课堂上的很多学员都是有着救世情怀的中年男女,他们曾被我的同桌大叔称为“过度热心的居委会大妈”。虽然措辞犀利了点,但一行人言辞间的确流露出种坚信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集体圣母精神,也让我避之不及。毕竟我不认同世界非黑即白的,而生活中很多不好的事,也确确实实是经由很多自诩的善意去伤害了他人。常见的现象有,很多夫妻的离异与双方父母过度干涉子女婚姻生活脱不了干系。
不过这里重点不是抨击长辈,而是近期接触了很多婚恋课程和案例,故此警醒自己——“以人为镜” 。
网友评论